實際上,該項目從2010年4月開始建,與IPO募投項目——“年產1.5萬噸油墨技術改造項目”沒有多大區別。“兩個項目的生產技術和產品都差不多,可以說是一樣的。”李華告訴記者。
9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建設IPO募投項目的樂通工業園。從公司所在的金鼎官塘鎮,到工業園,途經3公里的珠海大橋,全程50多公里。偏遠的工業區散落著一些新建的工廠,“這里快到江門了。”的士司機告訴記者。
樂通工業園里有8座樓房。其中兩棟租給泰龍機械制造公司。“我們2005年就租下了這里。”泰龍工作人員說。記者看到,除了租給泰龍公司的兩棟樓,只有一座樓房前面放著一排大鐵桶,隱約可以看見運作的機器。同一側的幾棟樓,有的門窗還是空的,門口的植物帶上只有正在翻新的黃土。
然而,樂通股份對IPO募投項目達產期的描述也是前后不一。招股書顯示,該項目原預計于2011年12月31日達到可使用狀態,而其2012年中報顯示,該項目的投資進度已達100.87%,但仍未實現效益,而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變更為2012年9月29日。
而今年4月份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樂通股份財務總監陳虹介紹,該項目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完工。對此,董秘李華說,“她沒經過統一口徑,臨時說的。”離董秘指定的今年9月底完工時間尚不到一個月,連門窗都沒安裝好的車間和質檢車間,如何按時投產?
同樣,此次定增募投項目—年產3萬噸油墨涂料生產線的建設進度和達產期的描述也很懸乎。2011年報顯示,項目已經投資67%,而今年中報在建工程中,項目的廠區建設進度只有30%。另外,2010、2011年年報中描述項目的達產期為“2014年12月31日”,而今年中報則變為“2013年12月31日”。
對此,董秘李華表示:“現在進度多少我不清楚,要回去查才知道。”
為享優惠花100萬設子公司
項目拖延的同時,公司的資本運作沒有停歇。
2011年9月,出資100萬成立全資子公司——珠海市智通投資發展公司,主營項目投資、商業批發。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零,凈利潤154元。
“建設目的是為享受橫琴新區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目前在珠海市橫琴鎮尚未有辦公樓。”董秘李華坦言。
此外,2002年成立的另一個全資子公司——上海樂通包裝材料公司業績和人員規模不斷縮水。“現在上海那邊就等于一個倉庫,只有銷售人員,不到10人。”樂通股份一內部員工告訴記者。
樂通股份2009年上市后,整體業績持續下滑。2011年凈利潤1827萬元,不到2009年一半。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又有18.83%的下滑。
不過,公司行政人員卻離奇擴招。2011年行政人員比2010年增加52人,但生產和銷售人員則減少了70人。
“我們公司是啞鈴形人員結構,生產人員比較少,銷售和研發的人比較多,至于行政人員多了52人,我要調查才告訴你,我也沒留意。”董秘對記者說。
然而,董秘的說法與公司內部員工及公開資料的說法明顯矛盾。樂通一生產部門員工告訴記者,“我們部門是最大的,有4個車間,多少人我都數不過來。”年報顯示,近幾年公司生產部門人員均超過總人數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