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模式遇瓶頸
在民生難題之下,當“千億重造汴京”被廣泛質疑時,開封市委書記祁金立回應稱開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開先”和“復古”戰略一定會快速推進。
“開封市高層的發展思路很明確,就是以文化品牌推高地產價格。”一位當地知情人士告訴時代周報,“開封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區域,省政府在諸多政策上也予以傾斜。”
目前,開封正以河南省排頭兵的速度發展著。開封市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1年全年,生產總值1093.6億元,增長12.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84.8億元,增長3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4.6億元,增長19.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9億元,增長32.5%,其中市本級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
據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開封社會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5元,比上年增長11.2%;人均消費性支出11378元,增長13.2%;2011年,開封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8元,比上年增長13.6%;人均消費性支出12078元,增長6.2%。
開封造城剛剛邁步已遭致各方爭議,能走多遠,暫不得而知。綜觀全國,同樣復建古城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其中多數已偃旗息鼓。
2010年,山西婁煩縣開發建設“花果山孫大圣故里風景區”,擬規劃修復老景區,新建南天門、御馬監、玉皇廟和龍和晚照觀景臺等人文景觀。當時輿論普遍認為為神話人物建故里過于荒唐。兩年過去了,除了綠化的5000多畝荒山以及四層樓高的接待中心外,景區其他規劃還停留于紙上。
另一失敗案例是,2011年底國家4A級旅游景區梁祝文化景區開建,計劃投資2億元,把該景區打造成全國知名的“體驗式梁祝愛情圣地”。工程建設半途而廢,在河南駐馬店汝南縣梁祝鎮,曾經耗巨資打造的“梁祝故里”景區如今已成爛尾工程,一片荒涼,部分景觀樹已經枯死,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墓碑搖搖欲墜。
對于全國古城開發熱的事實,河南農業大學法律系主任楊紅朝認為,“復古工程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甚至是質疑,主要是沒有嚴格按照城鄉規劃的相關法律法規,履行征求意見、論證、報批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