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廠內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
清場后等待拆除
明清風情街是北影廠中最有特色的地點之一。明清風情街里路面泥濘、房屋破敗,不時能看到零散堆積的建筑部件。木制的窗欞在風中咿呀呀作響,其間夾雜著幾聲不遠處傳出的犬吠,整個實景地好像剛剛被臺風侵襲一樣。一切,仿佛都在紀念即將走入歷史的北影廠,又似追憶明清風情街當年的輝煌與繁華。
據統計,曾經有1000余部電影在這里拍攝,其中不乏《末代皇帝》、《霸王別姬》等經典影片。但如今,以往劇組扎堆、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卻冷冷清清,沒有劇組、沒有游人,只有一間“門房”。“馬上就要全推掉了。”看門人說,包括明清風情街在內的多個布景將在不久以后被拆除。
據報道,由于北影已于1999年劃歸中影集團,北影廠的建制和法人體系不復存在。中影集團成立以后,北影廠變為分公司,成為中影集團所屬的一部分。而中影集團在懷柔擁有影視基地,所以北影廠將全部搬到懷柔基地。
歷史建筑是耶非耶
隨著北影廠拆遷消息不斷傳來,網友紛紛在微博中緬懷這道即將逝去的風景。有網友惋惜,輝煌的北影廠將成為歷史,心中只有留戀了。還有網友表示要趁著還沒拆遷完要去看北影廠最后一眼。有些曾經到過北影廠的人則回憶起自己在那里當群眾演員的經歷,感慨萬分。
除了惋惜的情緒之外,更多的卻是斥責批評之聲。有人認為,此舉不僅破壞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建筑,也拆掉了北京的文化品牌。導演陸川在微博中直抒胸臆:“拆完了別家的,現在輪到拆自家的了,連自己的電影史都留不住。”文化時評人“陶然之水”認為:“記憶是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消失了就很難傳承和找回。”
很多網友力挺上述觀點,網名“豆兒serena”撰寫微博指出:“一個歷史古都,正飛速向著一個全新的、毫無文化歷史感的暴發戶式的全新的城市發展。”也有網友質疑,歷史建筑不能光憑年頭計算,“60多年就不算歷史”?并將北影廠與60年的好萊塢星光大道、20年的福爾摩斯貝克街故居相提并論,以說明年齡并非評判歷史建筑的唯一標準。雖然網友的表達言辭激烈,但他們對北影廠的深情卻一目了然。一位已退休的北影職工表示,北影廠大院里具有一些重要歷史見證價值的磚木結構建筑物,這些建筑蘊藏著豐富的電影史內涵。所以,即使建設規模巨大、設施先進、技術一流的影視基地,也不能取代北影廠原址在中國電影界的地位。“這不是個物質的問題。”他認為。
北影廠里到底有沒有歷史建筑?歷史建筑的評定標準又是怎樣的?記者試圖聯系歷史建筑方面的專家,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