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則關于床墊里藏稻草和黑心棉的新聞引起各界對軟體家具的關注,如何挑選看不見內部填充材料的軟體家具?成了這個家具購置季節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據業內人士介紹,軟體家具是比較專業的產品,如沙發、軟床、床墊等,消費者在購買時想輕易鑒別出質量的好壞并非易事。加之目前國內沒有針對軟體家具的環保標準,也為選購增加了難度。
家具軟裝標準將出臺
一位經銷軟體家具的從業者表示,目前軟體家具的質量壓力確實大于實木和板式家具,眾多中小企業的不合格產品充斥了很大一部分市場,環保標準的缺失與選材質量的無法監控都是目前軟體家具的瓶頸。
選購軟體家具消費者很迷茫
軟體家具既定的市場需求,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軟體家具品牌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一位正在購買皮沙發的消費者王小姐告訴筆者,她已經看了十幾個品牌的專賣店,但主要還是看重沙發的價格、款式和舒適度。對于如何鑒別皮沙發的質量,她無奈地說:“導購員介紹時都說是頭層牛皮和不會塌陷的填充物,我只能聽介紹,自己確實不會鑒別。 ”
對于沙發是否符合環保標準,王小姐表示,由于準備懷孕所以對裝修和家具的環保性都很重視,但是幾個品牌的銷售人員都沒有拿出相關的環保認證,只是建議她在購買時可以聞下皮沙發是否有濃重的味道,或者購買已經在賣場擺放兩個月的樣品沙發,這樣氣味會減輕。
新三標將頒布有害物質明確限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具早已不再是單一木制,不少都會用上玻璃、金屬甚至海綿等材料。然而,在國家現行的GB18584-2001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中,相關檢測方法中卻僅針對家具使用板材的甲醛釋放量、油漆中的重金屬鉛、汞、鎘等的含量作出規定,對于軟體家具中包含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偶氮染料(可分解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質卻未說明。這也導致不少軟體家具廠商單一地將甲醛釋放量合格作為了產品環保的依據,家具的整體環保狀況根本得不到客觀反映。
據了解,已通過審定的、即將出臺的《軟體家具床墊中有害物質限量》、《軟體家具沙發中有害物質限量》、《軟體家具沙發》三項軟體家具新標準中及2012年7月1日實施的《家具中富馬酸二甲酯含量的測定》,對軟體家具的原輔材料選擇、生產工藝均作出了規定,對軟體家具產品中甲醛、富馬酸二甲酯、偶氮染料等首次明確了限量指標。
對有害物質的界定有所增加,對床墊面料中抗阻燃劑對人體的危害進行了介紹,明確規定禁用的5種阻燃劑。新標準中采用的“氣候箱檢測”法,有效彌補了以往局部破壞性檢測的不足,軟體家具不管是哪一種材料,只要有一項環保指數不達標,都將集中體現在綜合檢測結果中。
小品牌占大多數質量監管成難題
據全國工商聯家居裝飾商會秘書長張傳喜介紹,目前國內家具企業近萬家,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知名企業不超過10家,僅占1%。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同質化現象嚴重,一部分小企業存在逃脫質量監管的現象。張傳喜認為,軟體家具行業的整合主要依靠市場自身的凈化和行業組織的推動力。
知名的軟體家具品牌大部分集中在紅星美凱龍、吉盛偉邦等規模較大的賣場,定位高端消費群體,賣場對進駐品牌有質量要求。但全國的家居賣場遠不止這些,零散或批發的小品牌家具價格相對較低,是大部分消費群體的主要購買對象,對于這部分軟體家具應如何保證產品質量?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軟體家具小品牌紛雜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行業亟待整合,大品牌的產品生產通常都有嚴格的內檢流程,從材料供應到成品出廠,負責質量的部門必須對全程進行把控,大廠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都不太多,更何況是只有十幾個員工的小廠。
除了產品質量有待提升,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也是軟體家具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面臨的問題。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同質化很正常,沒有辦法。軟體家具在中國原創很少,不是企業不想創新,畢竟創新是需要投入的,小品牌不具備資金和設計能力,與其創新還不如走模仿的道路。 ”人才貯備不足、資金缺乏、市場的惡意競爭制約了軟體家具行業的創新能力。一些知名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在產品功能、款型設計、新材料運用上努力做創新。
受房地產調控影響,軟體家具行業今年整體業績下滑了20%,大環境的影響對軟體家具品牌來說是比較難過的一段時期,但同時也能錘煉市場,加速市場洗牌,長遠來看,對品牌企業、對消費者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