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業的上市沖動近年呈現上升趨勢,5月份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的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至今年5月17日,頂固家居、三棵樹涂料、帝王潔具、好萊客家居、永藝家具、多喜愛家紡均在初審中,浙江友邦吊頂等十幾家家居類企業均已進入上市審核流程,其中包括5月9日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首發申請的東易日盛公司。但是,7月17日上市的“床墊第一個股”喜臨門的首日表現卻讓籌備上市的家居企業難言樂觀。
相關閱讀:
喜臨門開盤首日破發
7月17日登陸A股的家具公司喜臨門(603008)在滬深交易所上市,該股首日開盤即破發(發行價為12.5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29.87倍),報11.50元。該股全天低開高走,隨著大盤午后止跌回升跌幅有所收窄,報收于11.66元,跌幅為6.72%,換手率35%。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成為國內床墊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該股也被譽為“床墊第一股”。
對于該股上市首日的表現,大通證券投資顧問張誠表示,該股首日低開,全天基本處于橫盤狀態,這種表現應該說尚處于意料之中。這與近期股市整體的疲弱走勢密切相關,連續大跌的市場條件下,新股表現必然受到大盤拖累;而且家具行業制造業公司屬于周期性行業,受經濟周期性變化影響較為明顯。
張誠表示,該股的首日換手率僅35%,顯示出投資者對市場及個股的謹慎態度。一方面,喜臨門是傳統的制造業企業,而市場的炒作熱點歷來集中在新興行業,不是市場關注的熱點板塊,資金歷來參與興趣較低;另一方面,當前大盤整體表現低迷,市場信心不足,投資者態度趨于謹慎,對盤子較大(喜臨門首次公開發行的5250萬股)的個股更缺乏炒作信心。當然,新股在大盤表現低迷的時期上市往往也倒逼新股的定價具備估值合理的特點。比如,喜臨門的靜態市盈率為28倍,動態市盈率為35倍,處于合理的水平。同時,也避免了上市初期過度炒作新股、股價大幅波動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造成的干擾。
暗藏風險不容忽視
盡管喜臨門上市首日表現不佳與大盤低迷的走勢緊密相關,但喜臨門招股說明書中所暴露的經營風險仍不容忽視。首先,從經營來看,宜家是公司最大客戶。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于2002年取得世界知名家居品牌商宜家公司合格供應商資格,并成為其在亞太地區的唯一一家主力床墊供應商。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公司向宜家公司銷售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24045.56萬元、23871.35萬元、28437.97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39.92%、35.63%、33.93%。對此,張誠分析認為,單一客戶占比過大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風險。此外,制造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經濟衰退周期影響較大,也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經營風險。
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成為外界質疑的焦點。根據招股書,喜臨門國外銷售業務主要是對宜家公司、宜得利公司等客戶的OEM業務,報告期內,宜家公司是公司最大的客戶。資料顯示,宜家公司是公司代工的最主要客戶(報告期內,公司向宜家公司的銷售占OEM銷售收入的比例為83.38%)。
2009-2011年度,公司自有品牌民用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8.37%、44.86%和41.38%,代工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40.79%、34.00%和31.15%。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03%、 39.12%和35.05%。
有媒體報道稱,對比家具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毛利率最高的美克股份(600337)其在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1-6月的毛利率分別是39.82%、40.82%和42.39%;同期行業平均值分別為26.49%、25.58%和22.79%。這意味著,喜臨門代工產品的毛利率超過了可比的行業平均水平,接近行業自主品牌做得最好的企業。上海奉賢一家床墊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向媒體表示,他的企業也曾給宜家代工,給宜家代工是很多企業宣傳自己的噱頭,其實利潤很低,遠未能達到30%-40%的水平。
有分析人士也向本報記者表達了類似疑慮,因為宜家床墊并非走高端路線的產品,加上宜家店鋪的經營成本、廣告支出等費用,OEM床墊產品的利潤水平超過自主品牌產品(如同行業的美克股份)的可能性確實很小。
家居企業前赴后繼
據業內人士介紹,家居類的上市公司目前在上市公司中整體所占的比重小,而且從來都稱不上資本市場的“香餑餑”。
一方面是因為家居企業基本屬于周期性行業,對經濟周期性的變化較為敏感。從其業績表現來看,目前的家居類上市公司中除了金螳螂作為工裝市場領頭羊,因其市場占有率、工裝市場的利潤率較高等優勢,業績呈現上升趨勢外,其他的家具制造公司、建材生產企業都受人工成本、材料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較大,業績或利潤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前景并不樂觀。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炒作熱點歷來集中在新興行業,而家居類上市公司多是勞動密集型的裝飾公司或傳統制造業企業。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券商機構中普遍尚未設置專門的行業分析師展開研究工作,更談不上定期發布相關的研報。
盡管如此,家居企業的上市數量近年呈現上升趨勢。5月份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的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至今年5月17日,頂固家居、三棵樹涂料、帝王潔具、好萊客家居、永藝家具、多喜愛家紡均在初審中,浙江友邦吊頂等十幾家家居類企業均已進入上市審核流程。這其中也包括5月9日便獲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首發申請的東易日盛公司。只是過會后,該公司對外一直保持緘默,不由引發了外界各類猜想。
對此,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表示,“我們正在排隊、等待,并未延遲。”
后來者處境很煎熬
也許,東易的低調只是源于習慣,但一般待發企業都會在IPO過會之后盡快上市。而今年市場實在低迷,就算企業調整路線圖,也無可厚非。
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平均首發市盈率只有31倍,低于2011年的46倍,更低于2010年的59倍。這使部分發行人不愿選擇在這種時段發行,低價發行不僅超募資金少,甚者募集資金會低于預期。而現實也真不給力,截至6月24日,今年A股市場總計募集資金1990.62億元。其中,104家公司IPO募集資金為718.06億元,遠低于去年上半年1607億元的IPO資金募集量。這也成為2009年IPO重啟以來,IPO募集資金量最少的半年數據。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過會待發”的企業可以依靠等待來擇機上市,但這類企業一般都會在過會后的3-6個月內盡快上市。因為,拖延時間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數據重新提交審計等,而這是多數公司不愿承擔的大筆支出。
也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大盤低迷不利于新股資金募集和上市股價表現。無論是等待還是擇機,對于“過會待發”的公司而言,都是一種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