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走訪
精品店雜貨鋪共處 價格水分大
6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十里河的某大型燈具市場了解情況時發現,品牌混亂、價格虛高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
在賣場外的廣告標牌顯眼位置,可以看到雷士照明、三雄極光等知名品牌的廣告,賣場內部墻壁上的大型廣告位也懸掛著飛利浦照明、米蘭印象燈飾等品牌的宣傳畫。穿梭于各通道之間,可以看到四通燈飾、阿尼瑪燈飾、石全石美、新特麗等店面內產品豪華精致,并不遜色于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綜合性賣場的裝修布局。
然而在該燈具賣場一層的外圍和角落,也存在類似四惠建材市場中的小店面,其經營的LED等、節能燈等產品散亂地堆在貨架上,消費者進出、轉身都感到擁堵。這些店面多為經銷商所開,在一個店面內同時銷售多個品牌產品,很多產品并未配備價簽。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產品的價格,其水分之大令人咋舌。在某水晶燈專賣店,一盞直徑75厘米的水晶吊燈標價8560元,折后價為4800元;另一家門店內標價2100元的布藝、水晶混搭燈具,實價為5折1050元。在某美式風格店面內,一座1.2米高的落地燈標價11500元,銷售人員稱拿貨價是7折7800元,如果是設計師拿貨可打6折;另一家中式風格燈具店內,一盞布藝吸頂燈標價1520元,導購人員表示如果想要購買的話可以算作工程渠道拿貨價,900元即可。
■ 業內聲音
商戶、賣場互相制衡提升管理
●常毅,北京市照明協會燈具市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在賣場的管理方面,很多燈具賣場已經培養了關鍵的商戶作為骨干來發揮作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想要做得更好的話,可以考慮采取讓商戶做股東的形式來增強凝聚力,以替換雇傭、買賣、租賃的關系。特別是如果商戶長期在這里經營,可以成立商戶委員會,與燈具賣場制衡,有助于提升賣場的管理水平。
賣場與廠家、商家共建品牌
●蘇紅梅,賀美麗家燈飾廣場總經理
十年前的燈具廠家并沒有品牌意識,而金融危機以后,很多此前依靠OEM出口的廠家認識到內銷市場上品牌建設的重要性。然而品牌的打造不能只靠廠家或者經銷商,作為燈具賣場應當為其提供更好的展示平臺。
目前的燈具賣場中有些品牌整合不到位,有些不具備規模優勢,這造成對面積要求較高的高端品牌在北京還缺乏與之匹配的經營環境。為此燈具賣場需要與廠家、經銷商聯動合作來打造品牌,實現燈具賣場整體的提升和繁榮。
新賣場要對商戶、消費者負責
●何汕,高力國際燈具港總經理
對于新開燈具賣場,我們是歡迎的。在現有的競爭中,新開賣場如果想要生存、勝出,關鍵在于到底有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養商、愛商、護商,從招商引資階段就要對商戶負責,不能只是簡單的租賃關系,而要給商戶提供誠信的保障體系,例如多長時間之內不盈利的話賣場會提供補貼支持。誠信經營、嚴格入場、避免價格水分,真正將實惠提供給消費者。
通過規范化的管理,未來燈具賣場將向專業化、品牌化、權威化的趨勢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