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大問題,我國石材開采與加工業發展的現狀。剛才李會長講得比較具體,我這里主要講講我們國土資源部的一些統計數據的信息。經過改革開放30年快速發展,我們石材市場由小變大、由弱到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石材市場的繁榮和石材需求的增長,使得國際石材商紛紛投入中國,國內的石材企業也整合資源,積極地參與市場競爭,中國石材市場已經成為國際石材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不久的將來,世界石材的生產和貿易中心將從歐洲轉向中國。
目前我國石材礦產主要開采的品種是九種,花崗巖、、白云巖、大理巖等,2010年我國開采礦山3900多個,礦石的總產量是17.8億,工業總產值是398億,目前我國石材的產業群超過30個,主要分布在福建、山東、湖北、河南、吉林、河北、廣西、云南、四川、新疆、內蒙古等地,我國石材產業群的石材產量已經占全國石材產量的80%左右。
第二個小問題,石材供應商的特點,一是以建筑石料為主,我國石材按照用途有三類,一種是建筑用的石料,是最主要的一種,目前有建筑石料石材3600多個,占礦山總數的92.2%,礦石的產量17.4億,占礦石總產量的97.3%,工業總產值357億,占生產行業工業總產值的89.6%,石棉石材只有3000多個,占礦山總數的7.7%,礦石產量只有4850萬噸,占礦石總產量的2.7%,工業總產值是40億,占石材行業總產量的10%左右。
此外,投資多元化導致了國退民進,局統計我國全部的3000多個石材開采企業當中國企只有320多個,占0.8%,其余的都是私營企業、港澳臺外資企業,國企動力總產值占總產值的2.2%。石材行業平均利潤率不高,規模生產企業銷售總收入是2070億,實現利潤只有154億,利潤率只有7.4%,但是這個里面的石棉石材行業利潤率達到22.5%。
第四,石材企業進出口貿易發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石材生產大國、消費大和貿易大國,但是還不是強國。第二個小問題,石棉石材的開發規模,應該說石棉石材是石材行業的主要方面,相對于建筑用材來說不論是荒料還是板材都屬于高附加值的產品,當然經過加工的板材其附加值更高,是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但是國內石棉石材當中開采規模達到大型的只有410個,達到中型的只有452個,其他都屬于小型以及小型下面的規模,荒料的開采能力大于一億立方米的礦山不超出100家。
三是存在的問題,一是產業集中度差,據統計,目前全國大型以上規模的石材礦山2586個,占石材總數礦山的6.6%,中型規模的只有1640恩個,占總數的4.2%,也就是說大中型規模的礦山只占全國總數的10.8%。二是石棉石材占石材總產量過小,還不足3%。三是建筑用的石料產量過大,達到了7.55億,其中有相當大的數量可能來源于生產水泥的優質水泥灰巖,如果被用作建筑石料就是嚴重的資源浪費,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