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居賣場空了四分之一
即使借著“五一”促銷的短暫余熱,家居建材行業還是沒有逃脫整體性的行業蕭條。一年多來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延后因素已充分顯示,賣場的急劇擴張又攤薄了渠道的容量一些無力支撐的經銷商開始撤離,甚至一些地段好的家居賣場也出現大量的空置鋪位。
銷量大跌七成部分品牌撤離
周末本是家具銷售的高峰期,不過上周末羊城晚報記者探訪位于琶洲的紅星美凱龍和吉盛偉邦,卻發現這兩個標志性家居大賣場門可羅雀。面積達15 萬平方米的家居賣場鮮有人聲,一層至少有一半左右的鋪位雖然亮著燈,卻不見服務人員。在二樓、三樓等后排地段不太好的位置,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是撤場離店的空鋪位。
在吉盛偉邦,雖然所有店鋪都開燈迎客,但不少服務人員聚在門口聊天玩手機。在地下一層的建材館,靠近保利世貿中心的地下一層已經被保利地產回收,將被改建成超市。
“和去年同期相比,生意大幅下降。”一位整體櫥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月份一個月可以做成40萬元的生意額,今年只能勉強做到10萬元,銷量大跌七成。
“家居行業今年整體低迷最主要因素還是上游房地產的調控。”一位廣東省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他的門店主要追隨大型樓盤擴張,但限購以來成交量隨著樓盤成交量也在急劇萎縮,即使在不限購的城市也遇到了影響。今年五一他的一家門店在增城隨著一大型樓盤售樓開張,“ 五一”只銷售了4套家具,而去年同期說什么也能售個幾百套,差距天壤之別。”
聯邦家居董事局主席助理鐘海舟早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房地產政策對消費的壓抑,流通渠道以及賣場的迅速擴張,也攤薄了消費客流。
行業幾近無優惠不成交
不過,在紅星美凱龍的二層東邊角落卻出現了喧嘩的人聲。尚品宅配在做大幅度促銷, 顧客預存8000元就可以返元現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此大幅促銷還是今年首次。“這是所謂的無優惠不成交定律。”一位家居經銷商告訴記者,五月本是傳統銷售旺季,但今年行情很差,各廠家和經銷商被迫從四月中旬就進行促銷。
而百安居天河店的優惠促銷差不多持續了一個月。”除非是搞特價,不然稀疏到店的客戶大多都是看客。”“沒有優惠或優惠力度不大的賣場和品牌普遍都較為冷清。”上述家居經銷商表示。
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起伏也充分顯示了這一點。一方面,各種團購、促銷大戰在“五一”前已經提前開火,使突破100,環比大幅上揚,說明短期促銷效果較好。另一方面,前期房價有所下降,使得一些剛需釋放, 從而也帶動了建材家居市場上行。但BHI 同比是下降的,整體看景氣度不如去年。在4月份數據為108.55,環比增長了9.49%,同比下降了1.35%。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本月銷售額為1049億元,環比增長了20.30%,同比下降了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