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組件企業捆綁融資
天華與超日總量為100兆瓦的日本光伏項目,預計投資達375億日元。其中,天華控股出資約48.75億日元,控股65%,超日太陽出資約26.25億日元,參股35%,剩余部分將通過金融機構貸款等途徑取得。
蘇維利表示,這個合作中天華是按照110日元/瓦(約合1.4美元/瓦)的價格采購超日的組件,而眼下市場上組件的價格只在0.7-0.8美元/瓦。本報記者獲悉,如此高的采購價格,除了日本市場的收益較高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天華要求超日做賬期,并且需要超日以資產擔保,幫助天華從銀行獲得貸款。
過去,蘇維利以開發歐洲光伏市場為主,電站投資主要來自于歐洲銀行的項目貸款,不需要投資者額外進行任何擔保、抵押,單純使用項目本身的收益做抵押。但眼下,因為歐洲的經濟危機,歐洲銀行普遍缺錢,蘇維利不得不在融資渠道上另辟他徑。
盡管日本銀行的貸款利息率最高僅為2.8%,可以滿足蘇維利在日本項目中對于資金的渴求,但他還需要一個伙伴幫助天華從中國銀行貸款,以投資歐洲的項目。因為向中國銀行貸款需要公司資產做擔保,但天華在中國沒有資產,也就難以滿足銀行的授信條件。
“從這方面來考慮,我們只能選擇超日這樣的企業合作,因為很多一線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都很難看,新增貸款和新增擔保能力都很有限。”蘇維利說。
不過,對于天華與超日之間的這項合作,外界則并非十分看好。蘇維利稱,天華今年在日本的地面電站裝機目標是200兆瓦,而一些熟悉日本市場的人士則透露,去年日本的光伏發電裝機共完成了1.2吉瓦,今年預計市場為2吉瓦,其中1.5吉瓦仍是住宅項目。
“考慮到日本此前在地面電站開發上的經驗較少,EPC、逆變器的供應商可能一時難以到位,施工人員也不夠。此外,申請程序剛剛開始,在手續上快不了,也將拖累今年的裝機量。”熟悉日本市場的人士說。
市場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但競爭卻比想象的更激烈。作為崇尚各司其職的成熟市場,日本有著嚴密的商品流通渠道,除了諸如三菱、住友等十多家大型分銷商,還有大和房產這樣的建筑商渠道,在蓋房子時已經考慮采購和安裝光伏系統。此外,還有像山田、東芝這樣的電氣商、太陽能專業分銷商、建材商和小型安裝公司。
盡管地面電站與屋頂項目略有不同,但仍然是要先拿到開發商或EPC項目方要先拿到土地,然后才能申請并網。而多數人相信,中國公司在日本拿地很難。蘇維利卻并不承認這樣的判斷,他向本報記者表示,天華如今手中儲備著500兆瓦的土地資源。
低價競爭模式難續
與天華相比,同樣進入日本市場較早的尚德要謹慎得多。來自尚德的人士透露,今年尚德在日本的銷售目標是100兆瓦,其中60%-70%的目標市場仍然是住宅。
尚德從2009年開始在日本市場銷售家庭用太陽能發電裝置,在日本有80人左右的團隊,去年已占有5%的市場份額。“但很多日本公司擔心尚德的財務狀況,今后其在日本是不是還能排在外國品牌的首位就不一定了。”崔娟娟說。
實際上,在日本主要是賣系統,光賣組件是沒人要的,所以找對合作伙伴尤為重要。在日本時,崔曾專門去考察過尚德組件在山田電氣的賣場,一千瓦的安裝價格在4萬元左右,比夏普的報價便宜不足一成。“我現場問了下店員,絕大多數顧客還是選擇日本品牌。”
雖然日本去年光伏裝機達到1.2吉瓦,在不考慮代工的前提下,海外公司的組件銷售僅約160兆瓦,其中尚德50兆瓦,阿特斯30兆瓦,剩下的以臺灣和韓國公司的銷售為主,中國其他公司沒有超過3兆瓦的。
“通常而言,中國公司產品一級代理的價格比日本產品要低15-20%,在終端系統上,價格只低10%,很多消費者考慮到要使用25年以上,在價格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更愿意買日本的產品。”崔娟娟說,“中國產品難有較大價格優勢,主要是因為營運費用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