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是業領軍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更為突出
2011年,行業又有北京嘉寓和深圳瑞和兩家公司在國內成功上市,沈陽遠大也在香港上市,使國內資本市場裝飾板塊達到8家。近幾年,由于百強企業經濟實力的增長速度快、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計劃上市的企業越來越多。通過上市融資,使企業實現跨越式增長,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特別是幾家已經上市企業,通過科技研發、人力資源聚集、信息化建設等,快速提高了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發展勢頭更為迅猛,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行業內不可能所有企業都上市,上市也不一定就是每個企業最好的發展模式或道路。但上市公司在完善股權結構、法人治理結構、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舉措,是得到社會高度認可的,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成功經典案例,是值得行業很好的借鑒和學習的。結合嚴格的業內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廣上市企業在管理、技術發展的成功經驗,不斷規范企業管理,也將是提升行業發展品質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第六是產業鏈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2011年,建筑裝飾企業在集團化發展方面有了新的進步,與裝飾材料廠商的戰略合作與聯盟增強,業內大企業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顯著提高,材料生產經營企業與工程企業的合作日益深化。由于房地產市場疲軟,建材市場低迷,常規性裝飾材料生產企業,今年面臨的壓力很大、困難很多,也迫使材料生產經營企業對銷售策略進行了較大調整,加大了與裝飾工程企業的合作力度。協會在加強產業鏈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搭建了加強溝通、促進合作的平臺,推動了產、供、銷、用的結合,使材料、部品生產經營企業,配合工程項目的能力得到增強。
2011年就要結束了,在今年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成為新形勢下推動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協會工作如何進一步提高品質,結合剛剛結束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加強行業的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意識,放在明年工作的重點位置上,以此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提高協會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權威性。在深入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基礎上,結合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重點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轉變發展方式,樹立行業新形象結合起來
建筑裝飾行業是一個資源消耗型服務行業,向業主提供服務是企業的基本職責和社會存在價值的體現,其核心價值觀就是如何不斷研究市場需求,為社會提供更高品質、更大范圍、更強能力的服務。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行業在相當長時期內,企業發展模式表現為傳統、粗放、無差異的市場運作,挫傷了市場信心,減弱了行業可持續發展動力,降低了行業創利能力,損害了行業形象,也與宏觀經濟發展戰略不相適應,因此,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發展方式。
轉變發展方式的基本思想理論基礎,是以科學發展觀理論對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與提升。要通過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使企業在建立起熱愛國家、熱愛行業的價值坐標前提下,知道什么是科學發展,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掌握國家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準確自己的職能定位,并能根據自身條件調整結構、創新模式、轉變機制、才能實現發展方式的科學化轉變。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建設的過程,協會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宣傳資源,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宣傳,加大對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經驗的介紹,并通過完善行業法規體系,加大技術、管理創新力度,推動企業在核心業務活動中加快轉變運營方式,使行業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
第二、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行業結合起來
生態意識是文化的重要內容,提高行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意識,是行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全球人口已經突破70億,資源日益匱乏,形勢非常嚴峻。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付出了極大的環境代價,資源對外依賴度不斷提高,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意識的增強和人們參與程度的不斷提高,建筑裝飾行業的生態意識水平,將是行業軟實力的重要表現形式。
協會要把行業的文化建設和軟實力提高,同提高國家能源安全意識;推廣應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產品與技術;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制度與措施;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等結合起來。要充分利用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創新項目成果等平臺,切實從思想上、制度上、技術上落實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行業建設。要在強化全行業的環境、生態意識中,推動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的發展,積極創建低碳工程、生態工程,構建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運營框架,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三、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推動行業產業化進程結合起來
行業的產業化是先進生產力的表現形式,是貫穿于行業“十二五”的主線。推動產業化進程,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裝備,也需要創新的精神,敢于實踐的作風和科學、嚴謹的制度設計。所以,產業化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產品升級換代、技術研發與推廣的過程,也是一個先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過程。推動行業產業化的大型骨干企業,不僅需要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也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行業責任意識和創新的精神,更需要有扎實的企業文化自覺做思想保障。
協會在推動產業化發展中,必須加強與其配套的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產業化發展基地的機制,加強產業化基地的配套文化建設,提高產業化基地的精神、文化層次。產業化過程的創新驅動、內生增長,也包括了在文化建設方面的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普遍的思想、文化教育。要通過行業調研、產業化宣傳、專業講座等形式,提高行業從業者產業化意識的自覺性,在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文化凝聚力的基礎上,提高推動產業化持續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