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與高建林交流是在電話里,他的一連串疑問,透露出了一位企業家的謹慎與機智。
第一次與高建林見面是在坐落于城郊的麗貝亞公司內,他的誠懇、健談、樸實,再次印證了“現實與想像存在差距”。
身為北京麗貝亞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到裝飾行業的風云人物,高建林的經歷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但這一帆風順,是他用心做每一件事,及時把握每一個機遇,敢為天下先的必然結果。一帆風順并非偶然。
高建林并不是裝潢專業出身。1982年,他從北京市建材工業學校畢業后,分到了北京市建材科研所當技術員。兩年后,科研所設備科的副科長退休,表現優秀的高建林自然被推薦了上去,主抓機電車間工作。那一年,他才22歲。
盡管工作如意順手,但高建林總覺得缺了點什么。當年5月,高建林考上北京電視大學,學習機械制造。1987年畢業時,科研所和英國FEB公司合作生產建筑化學品,高建林正好學以致用,負責機械安裝。
1988年,科研所成立北京市化學建材實驗廠,要把科研、產業、市場聯系在一起。由于當時人們對市場經濟普遍還沒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沒人敢輕易介入,高建林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欣然接受了副所長的邀請,擔任了該廠的副廠長,主抓生產經營,特別是市場開拓、市場營銷工作。
“接受任命時很簡單,一句話,把手一握就OK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高建林的臉上露出微笑。可能當時他自己也沒想到,不久的將來就能夠把市場擴大到全國,把產品打入亞運村場館的工程建設,不僅為企業贏得了可觀的效益,還由于應用了新產品及施工新技術,及時解決了工程堵漏防水問題,為企業贏得了榮譽。亞運村所在地的五洲大酒店贈送給他們廠的一面錦旗上寫著:“擎科技火炬為亞運增輝”。
由于當時實驗廠所用的都是新型材料,市場上還沒有人會用,涂料怎么涂、粘貼劑怎么粘貼、密封膠怎么打醮等等都是問題。高建林及時成立了一個技術推廣隊,專門教人們如何使用新材料,這就是后來的麗貝亞公司的雛形。
在高建林的努力下,幾年間,這個沒有級別的技術推廣隊幾乎兩年一個臺階:1990年,成為5級專業施工的北京金鼎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服務部;1992年,高建林被派到日本學習室內外裝潢技術,學成歸國后,成立3級裝飾企業北京金鼎裝飾工程公司;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與日本的麗貝亞裝飾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麗貝亞防水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升到了裝飾2級企業。“這是為了突出我們公司的防水特色。”擔任總經理的高建林笑言。目前,北京麗貝亞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已發展成重慶、哈爾濱各一家分公司,北京3家分公司,以裝修、裝飾為主營,設計研究、建材生產、貿易、建筑、商業、咨詢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
2003年,團中央組織赴德參加“中德青年就業問題研討會”,高建林成為14位企業家代表中的一員。“團中央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性的方針、政策,同時為企業間的合作和聯系搭建了平臺。”高建林感激地說。讓企業給員工的成長插上翅膀
走進麗貝亞公司,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獨特的企業文化。員工們每天早晨8:20做早操,工作時間一律身穿整齊一致的淺藍色制服,距離3到5米以內相互問好……“包括員工接任何一個電話,‘喂,你好,麗貝亞公司’這一句話中,口氣、語速、語調,還有開會時員工的坐姿都有要求。”高建林嚴肅中帶有些許自豪。
“用心做每一件事,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是高建林的理念,也是麗貝亞人的準則。對此話,高建林的解釋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別人完善自己;作為一個企業也好,作為個人也好,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沒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得更好。
為了培養人才,麗貝亞不惜斥巨資派送員工到國外學習,10年間先后培訓了8個員工,現在都成了骨干。對員工進行培訓也是公司的常年功課。高建林的目標就是:讓企業給員工的成長插上翅膀,讓麗貝亞與國際接軌。
公司的三會五獎制度也激勵著每個員工。每位員工的建議都會被拿到每年一次的忘年會上討論;春節之前的總結表彰大會,將獎勵在各個方面出眾的員工。員工對客戶的笑容特別燦爛、和藹,客戶對其笑容有很好的評價,就會得“最佳微笑獎”;員工穿戴整齊、儀表出眾,就會獲得“最佳儀表獎”;在炊事員、出納、司機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動的員工,也會獲得“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麗貝亞人獎”。有個叫馬順的處長,最能吃苦耐勞,關鍵時刻還能沖得上“最前線”,公司就給他頒了“馬順精神獎”。還有“麗貝亞好母親獎”、“麗貝亞好妻子獎”,每一個獎項的背后都有一個讓人感動掉淚的故事。“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閃光點,要打開這個點,挖掘出來讓大家學習。”
高建林讓每一位員工都感到自己是整個麗貝亞大家庭的一分子。“我覺得企業家就是把企業當成一個家,領導者就是一個家長。”一個家有雙胞胎的員工家境艱難,公司一直供其中的一個孩子上學,并承諾資助一直持續到孩子大學畢業。為此,公司還出臺了一個文件:生雙胞胎公司幫著養一個,生三胞胎公司幫著養兩個。
嚴格的管理,濃厚的人情味,使麗貝亞成為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這些,正是高建林想要的。
專家點評:唐海濱
企業的成長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外部環境;二是企業家的作用。沒有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企業發展壯大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企業家的重要作用。成千上萬的企業走上了成功之路,但是也有近14%的企業消亡了,失敗了。在許多因素中,企業家的作用不可低估。
麗貝亞公司的創業史給我們青年創業者的重要啟示是什么?我認為有這樣幾點:一是要有創業的資本。高建林干一行愛一行,在本行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閱歷,為創辦企業打下了基礎;二是有創業的膽識和勇氣。由于他熟悉市場運作的規則,又有駕馭市場的技巧,加上他的膽識和勇氣,才奠定了成功的基礎;三是具有企業家的人格魅力,善于團結人,有號召力,勞資關系融洽,才使得企業得到持續發展;四是講誠信。裝修行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企業要做得持久,誠信是關鍵。麗貝亞公司做到了。
總之,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也要有經歷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費盡千言萬語的思想準備。高建林的創業經歷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示。我祝愿麗貝亞公司越辦越好,也要戒驕戒躁。市場經濟變化很快,需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