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螳螂近日發布了上市公司治理自查報告,隨后又舉行了網上交流會,就上市公司治理問題與眾多中小投資者進行溝通。作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企業,金螳螂的公司治理引人關注。作為一個家族企業,它有沒有“內部控制人”?它怎么避免家族成員一手遮天?公司高管的回答是:“家族企業只是一個表面現象。”
根據金螳螂的公司治理自查報告,金螳螂的實際控制人為包括朱興良、朱海琴及朱興泉在內的朱興良家族。其中,朱海琴、朱興泉控股的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公司控股40.96%,朱興良控股的金羽(英國)有限公司控股29.79%。雖然掌握絕對的控股權,但是,朱氏家族在金螳螂董事會中的席位并不多。其中朱興良現任公司董事,朱興泉現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下級子公司蘇州美瑞德公司。
據公司高管介紹:“家族企業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實公司的運作一直交由職業經理人團隊完成,例如董事長倪林、總經理楊震均不是出自朱氏家族。在整個高管隊伍中,只有朱興良、朱興泉兩人來自朱氏家族,可以說90%以上的經營權都不姓朱。”
據介紹,金螳螂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建設在2000年就已經基本完成,到金螳螂改制之后,整個管理隊伍已經相當完善了。一位公司董事說:“朱氏家族基本不參與公司管理,現在我們依靠職業經理人隊伍就可以保證整個公司運作正常。”
職業經理人團隊的建設,是金螳螂公司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據介紹,董事長倪林、總經理楊震等都是金螳螂的老員工,自企業創建之日就一直供職其中,隨之成長,從設計師開始,逐步被提拔任用;此外,金螳螂還對外聘請了一批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例如董秘來自華泰證券,財務總監原在國家電力公司專司財務工作,都在相關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也許正是由于這批職業經理人隊伍,中小投資者大多對金螳螂的管理層結構頗為放心。在網上公司治理交流平臺上,有關公司治理的質詢很少,倒是有網民聊家常般親切地問董事長倪林:“倪董,請問您是怎么保持這么好的精神面貌的?”倪林反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精神會不好嗎?”
在記者追問朱氏家族成員對公司的影響力時,這位高管回答記者:“我們的企業文化是突出企業,而不是突出企業中的任何個人。每個人是企業的一份子,但歸根結底我們追求的是企業的整體形象而不是個人。”
⊙本報見習記者 應尤佳
2007年06月21日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