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優化,重塑團隊精神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裝飾施工的特點,那就是“動”,其依據的設計是常新的,施工的地點和內容是動態的,運用的材料是變化的,人員的流動也要比一般行業多,要將這些不斷變化的要素掌控好,需要一個好的管理團隊。一個好的項目班子非常重要,總部的監督和專業指導也是將項目做成精品工程的重要因素。
2008年初,中裝公司經過二次改制,成為一家真正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大型企業。在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杰峰的帶領下,中裝公司從企業文化入手,以“創新、團隊、分享”的企業經營理念,和“團結、包容、感恩”的團隊合作精神,統一了員工思想,重塑了企業形象,而后,公司進行了管理結構大調整,完善了公司架構,明確部門職責以及每個員工的崗位職責,使公司架構明晰,管理層次減少,從而令行禁止、權責分明。
在工程管理方面,中裝公司將原先分散的信息收集、招投標、施工管理、后期服務等部門整合成一個大的工程管理部,完善了工作流程。
工程管理部的設置是根據市場需求,將原來多元化、分散式的管理模式調整為集約化的管理,目的是保證信息的準確、促進項目間的溝通、理順工作流程,適應市場。
工程管理部負責項目信息的收集和統計、項目報備、業務洽淡、投標、預審文件、合約簽訂、生產過程中的檢查、生產管理、安全管理和后期服務等,一條線貫穿下來,便于生產和前期、后期的溝通。
工程管理部下設投標中心、資信部、合約部以及生產部4個大的職能部門,項目再分解到各崗位,定崗定職,讓每項工作都能人崗匹配。
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工程管理部盡量將工作流程細化,各工作部門的每個點、每個崗位都有專人負責,這樣,改變了以前的各自為政,等、靠、推的現象,在各工種之間實現互動,團隊精神得以體現。
工程管理部下屬的人員均具備應有的專業素質和服務理念。在服務中管理、管理中服務是部門的工作準則。部門之間實現了優化調整,相互配合也更加默契,工作效率也得到快速提高。
(上圖:李杰峰在中國建筑裝飾百強峰會上做主題演講)
只做精品,成就中裝核心競爭力
今年的中國建筑裝飾百強峰會,做為主席團成員的李杰峰在談到大會主題“建筑裝飾企業的特質與發展道路”時這樣說道:
我們的產品在竣工之前,是看不見的。承攬業務時,給甲方看的是圖紙,是合同,甲方憑什么信任我們?憑借的是設計能力以及公司的資質、信譽、業績;施工過程中,一絲不茍地做好施工組織,按時保質地完成,將每一個工程都做成精品工程;施工完成后,做好售后服務,隨時解決甲方的問題。
我們要憑借我們在設計、材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施工組織、優秀的管理能力,服務甲方,為甲方營造一個舒適、美觀的生活、發展空間。
如果說,優衣庫的圍檔展示的是中裝公司的設計及技術創新能力,三次承接天安門廣場電子屏項目的經歷凸顯的是中裝公司急甲方所急,全心全意的服務能力,那么,中裝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國賓接見廳、北京市政府接待廳、奧運配套指揮中心、長安大戲院等重要工程;北京長城飯店、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上海新天哈瓦那大酒店等五星級賓館工程;中國駐海外加拿大溫哥華領事館、財政部鑫正大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辦公樓、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西單辦公樓等精品辦公樓項目;中國鐵路建筑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等醫院項目;中國工商銀行電子銀行辦公樓、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辦公樓等銀行項目以及其他許許多多項精品工程的成功,則展示出了中裝公司在工程施工上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就這樣,在總部和各項目班子的監督配合下,一項項精品工程在中裝人的手中誕生了。
“做精品工程,這是我們公司上下一致秉承的理念,甚至可以說是滲透到骨子里了。”李杰峰說,“精品工程的標準,是我們內心的標準,不僅僅是甲方認可——因為甲方不可能什么都懂。我們是干這個,哪點還不夠,自己最清楚,為甲方負責,還要過得了自己那一關,這是一種責任。”
摘自 2010年12月28日 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