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800年前,漢王朝分崩離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魏蜀吳三足鼎立,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力量。
如今,城市化進程推動了中國建筑裝飾業的容積不斷壯大,各路“英雄”紛紛聚集到該行業。江蘇的金螳螂 、深圳的洪濤股份、浙江的亞廈股份,恰如當年魏蜀吳逐鹿天下的布局。
金螳螂屬“魏”
特征:實力派,“帶頭大哥”
2006年,金螳螂登上中小板。在4年不到的時間里,該股從當年12.8元的發行價到目前,金螳螂漲幅高達1050%(復權后);從9400萬股的總股本到如今的31919.4萬股,金螳螂股本暴增240%。金螳螂在資本市場瘋狂擴張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從2005年的12.93億元,增至2009年的41.1億元,增幅218%。此外,公司連續七年榮獲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百強企業第一名,公司地位暫時無人能撼動。
洪濤股份屬“蜀”
特征:偶像派,公裝龍頭
如今在裝飾領域,雖然洪濤股份的市場份額僅排名第五,落后于金螳螂和亞廈股份。但洪濤股份大有劉皇叔的風范,公司專攻高端公共建筑裝飾市場,在業界有“大劇院專業戶”、“大堂專業戶”、“國賓館專業戶”之美稱。
亞廈股份屬“吳”
特征:技術派,精裝王者
亞廈股份位于浙江,三國時隸屬東吳,話說“自古江南多才俊”,諸葛亮舌戰群儒,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此地雅士之多。
與另外兩家公司不同,亞廈股份走的是一條“精品路線”。公司被譽為中國大型公共建筑、高端星級酒店、高檔住宅精裝修等細分市場的領跑者,“工廠化生產”及綠色環保裝飾裝修的領先者。
在整個建筑裝飾行業中,隨著金螳螂、洪濤股份、亞夏股份的上市,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逐漸形成。
“一年存量需求高達萬億元,誰不想從中分得一杯羹?”一位業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別看這三家裝飾上市公司都歸屬中小板,但“大行業,小公司”的特征,恰似當年的蘇寧電器。
“在城鎮化的背景下,增量市場一年的市場容量高達2000億元。在賓館飯店、寫字樓、娛樂場所、商務用房6~8年,乃至更短的裝修周期下,一年的存量市場需求可達10000億元。”湘財證券建筑行業研究員閔雄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充滿機會的市場,會不會早已被瓜分了?情況恰恰相反,建筑裝飾行業成長性良好,準入門檻低,是典型的以民營小企業為主的行業。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統計數據,2008年建筑裝飾行業企業總數為15萬家,行業前100強企業完成的產值總量占全行業產值的6%,占公共建筑裝飾產值的13%。
“目前行業規模最大的金螳螂的市場占有率不到0.3%。”一位行業研究員表示,隨著裝飾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小公司的退出、大公司的壯大是必然結果。要占據市場必須從各細分領域入手,如家裝龍頭、幕墻龍頭、大項目龍頭、新技術龍頭等。
不過,與當年魏蜀吳你死我活的爭斗不同,裝飾行業的地域性特點決定了這個過程會相對緩慢,“金洪亞”三家行業龍頭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火拼的情況。
裝飾行業的未來發展,不是在角斗場上,而是在競技場上。“三家發展各有千秋。”在談到“金洪亞”三家公司的特點時,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在三家中,金螳螂更為全面,高端酒店的份額比較大,2009年精裝市場占業績的15%~20%;洪濤股份的設計能力介于三者之間,大型酒店、會議廳的業務占比達到70%,目前沒有涉及家裝領域;亞廈股份作為精裝龍頭,在浙江與綠城等高端地產商合作較多,精裝領域占業務比已經從以前的10%升至去年的25%,今年上半年的訂單已達到35%。
那么在“金洪亞”中,誰又更勝一籌?
主公:金螳螂職業化程度更高
當年的袁紹、袁術仗著家大業大目中無人,但最終被曹操取代。這說明,一個好的領導者是成功的一半。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金洪亞”的主公們。金螳螂、洪濤股份、亞廈股份都屬于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也是專業技術出身。
和魏國類似,金螳螂的勢力最大,屬于家族式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包括朱興良、朱海琴和朱興泉在內的朱興良家族。
洪濤股份類似于蜀國的劉備,一人獨大,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年新直接持有公司47.68%的股權,同時持有公司第二大股東日月投資33.27%的股權,股權相對集中。
亞廈股份所處的地理位置在當時的吳國,就像當年江東孫權一般,亞廈的實際控制人為丁欣欣和張杏娟夫婦,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75.55%的股權,擁有絕對的權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從“主公”實力對比看,金螳螂的三位實際控制人沒有在上市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的重要職務,已經退居二線。“從職業化程度看,金螳螂是最高的。”
將帥:金螳螂內部選拔機制強
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可能會賣一輩子草鞋;沒有周瑜、陸遜的出現,江東不會在三國中存活得最久。
如同劉備入荊州、成都一般,洪濤股份的兩位、董事兼副總經理馬先彬、鄧新泉均為引進之人才。
亞廈股份總經理丁海富曾獲全國建筑裝飾優秀企業家,名聲顯赫。不過,類似江東士族實力較龐大,公司的戰略投資者也較多,如杭州濱江投資、浙江億都創投、浙江天堂硅谷和重慶國順置業等。由于當初認購價格僅為每股5元,未來解禁壓力較大。
金螳螂公司董事長倪林和總經理楊震是從公司普通設計師成長起來的內部實力派人物,就如同當年曹丕、曹植“PK”一樣,更服人心。目前,金螳螂的股權激勵機制走在了前面,第一批行權期已到,不過目前還尚未發現有出售的情況。
兵馬:設計實力金螳螂領先
當年曹操80萬大軍戰赤壁,幾乎全軍覆沒,但仰仗地處當時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北方,依舊是實力最強的。
從“金洪亞”的情況來看,三家公司走的都是高端路線。那么設計師的實力、獲大獎的情況將是談判桌上的重要砝碼。
實力強,自然吸引最多的名流雅士。截至2009年底,金螳螂擁有700多名設計師,其中,全國有成就的資深室內建筑師15名、全國百名優秀室內建筑師31名,全國杰出中青年室內設計師58名。洪濤股份這方面的人數是4名、14名、13名。而亞廈股份的情況不明。
在獲獎方面,截至2009年末,金螳螂榮獲魯班獎30項,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65項,數行業第一。
有意思的是,洪濤股份和亞廈股份都說自己在獲獎方面數第二。洪濤股份表示,截至2008年底,公司獲得魯班獎13項、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39項,行業排名第二;亞廈股份則表示近三年來,公司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全國建筑裝飾科技創新獎總計達到53項,行業排名第二。
絕技:三家公司各有千秋
關公的大刀,黃忠的百步穿楊,都是一技之長。在爭雄中,細節往往決定成敗。那么,裝飾行業的“金洪亞”各自又有哪些專長?
金螳螂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的一大競爭力是鐵路相關工程資質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亞廈股份也在招股意向書中表示,在“鐵路客站裝修裝飾、幕墻工程施工企業名錄“中,公司和全資子公司亞廈幕墻均以一類企業名列其中,并已承接施工了張家界鐵路客站等室內外裝修工程。從這一點看,金螳螂與亞廈股份難分伯仲。相比之下,洪濤股份則在未來高鐵建設中業務拓展相對落后。
另外,亞廈股份在高端星級酒店、高檔住宅精裝修、政府類行政機構、金融機構等裝飾行業高端市場的優勢毋庸置疑。洪濤股份的殺手锏是在劇院會堂類文化設施、國家政務場所、高檔酒店、高檔寫字樓等裝飾行業的高端市場,在這個細分子行業市場排名第一。
支持者:基金三家都鐘愛
從股東情況看,“金洪亞”三家都是基金的寵兒。在剛公布的金螳螂中報中看,雖然股東戶均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基金的持股數從2806萬股升至3957萬股。其中,包括社保、匯添富、廣發、交銀施羅德、富國在內的多家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
在洪濤股份和亞廈股份的一季報中,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不但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也有保險資金和信托理財產品。
從券商調研的角度看,6月份以來,共有5家券商發布亞廈股份的研究報告,均予以看好。其中,華創證券給出了2010年凈利潤2.77億元,每股收益1.31元的最高預測。截至8月20日股價,對應市盈率為39.5倍;發布洪濤股份研報的機構有兩家,分別為中銀國際和國泰君安,預測公司2010年凈利潤是1.12億元,每股收益0.75元。截至8月20日股價,對應市盈率為41倍;
不算中報點評,6月以來共有5家機構發布金螳螂研報,其中,湘財證券給出了2010凈利潤達4.16億元,每股收益1.22元的預測。截至8月20日股價,對應市盈率為33.6倍。
戰績:亞廈股份增長勢頭猛
沒有官渡之戰就沒有曹操的雄霸北方,沒有赤壁之戰就沒有三分天下。雖然歷史戰績不能說明一切,但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從過去的財務情況,“金洪亞”誰又能更勝一籌?
從營業收入的情況看,2009年度,亞廈股份為248733.88萬元,洪濤股份為131047.35萬元,金螳螂為410669.29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4%、25%、23%;凈利潤方面,亞廈股份為13230.17萬元,洪濤股份為6906.36萬元,金螳螂股份為20061.32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4%、38%、45%。從增幅看,亞廈股份的增長勢頭最猛。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另外兩家成本控制更好,凈利潤的增幅跑贏了收入的增幅。
從建筑裝飾工程方面的毛利率看,2009年年報顯示,亞廈股份為14.46%,洪濤股份為13.9%,金螳螂為16.73%。 為什么專攻一家更高的高端酒店、會議廳項目的洪濤股份,毛利率反而更低?“這是因為洪濤股份工廠化程度偏低。”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裝飾行業要用到一些幕墻、木料等,工廠化生產更環保,成本也更低。目前金螳螂的工廠化利用率最高,而洪濤在這方面還不行。“不過洪濤上市募集資金投向有工廠化這么一塊,未來毛利率有望提高2%~3%。”
從應收賬款的角度看,由于裝飾行業的特殊性,工程付款都是一批批的,甚至有延期付款的行規。“金洪亞”都在其招股意向書中提示應收賬款風險。從應收賬款周轉率數據看,亞廈股份為3.3%、洪濤股份為4.49%、金螳螂為3.18%。
為何行業龍頭金螳螂,反而難以收回資金?對此,公司證券事務代表龍瑞表示,每個公司的風格不一樣,審批和匯款流程也不一樣,所以造成了這樣的差距。一位研究員則認為,如果金螳螂新開工項目較多,就會導致應收賬款周轉率偏低,這也是正常現象。
摘自 2010年08月22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