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下半年樓市的持續低迷,房地產開發產業鏈上的行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驟冷的樓市正在將低溫傳導給建材、家居等相關產業。
建材市場、家居城、裝修公司……進入12月份,這些行業也開始了漫長的冬季。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這些行業或轉戰郊區,有的則把目光對準了二手房的翻新裝潢。
建材淡季提前到來
樓市低迷使得目前西安一些建筑、建材公司受到沖擊,不少公司業務量都出現了大幅萎縮。
樓市蕭條,建材商們也不能獨善其身。
受國家連續出臺調控政策影響,今年下半年,西安樓市成交量出現下滑。據西安房地產信息網數據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1年11月,西安商品房交易面積為85.33萬平方米,同比上年下滑50.39%。
對于童家鵬這位在西安建材行業里奔波多年的經營者而言,這樣的數字直接影響到他的生意。主要在建材市場經營油漆、鋼材、五金等產品的他,回想起前兩年樓市火爆時,店里熱火朝天的場面,與現在的冷清形成了鮮明對比。
看著自己用來送貨的面包車,童家鵬覺得那已經是個擺設,“之前每天都有進賬,一個月營業額最少十萬,現在只有五六萬。”由于沒有顧客,童家鵬多數時候都坐著發呆,只要見到一個客人,就會“如饑似渴”地貼上去。
“這幾個月來市場的客戶確實少了很多,有些熟識的裝修工人都沒接新活。”童家鵬說,房地產涉及的鏈條很長,終端銷售環節量減少,作為下游的家裝行業也會跟著冷清。“像這樣也沒辦法,只能熬著,退出不干了也不現實,畢竟前期投入那么多,等回頭再想回來就難了。”
事實上,童家鵬的境況只是當下市場中的一個縮影,樓市低迷使得目前西安一些建筑、建材公司受到沖擊,不少公司業務量都出現了大幅萎縮。
在西安北郊另一處大型建材市場,木地板、壁紙等零售商,不少門店都打出了“特價”牌,掛出了大幅促銷的海報,并要求消費者以現金結賬,以增加門店周轉的現金流。“現在生意不好,資金短缺,很多建材商是不敢賒材料的,寧可價格賣得低一些,也要規避風險。”一家知名品牌木地板銷售人員表示,尤其是進入11月以來,銷售量從去年月均1000平方米跌至300至500平方米。
“年底每家都在做活動沖銷量,但是估計這個月的銷量任務能到去年這時的一半就不錯了。”一位經營陶瓷衛浴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進入真正意義的淡季,但生意已有“過冬”的感覺,“往年一、二月份生意最不好做,今年感覺淡季提前了兩個月。”
事實上,樓市低迷使得不少墻紙、油漆、石材等裝飾建材商生意受到沖擊。業內人士表示,雖說每年冬季都是家裝行業的淡季,但是今年的淡季卻來得早、淡得更徹底。
重心轉向舊房翻新
為應對行業“寒流”,加上二手房翻新需求量逐漸擴大,不少家居建材店將市場重心轉向二手房翻新業務。
為應對行業“寒流”,不少家居建材店采取了相應的對策。“之前對舊房翻新業務興趣不大,不過現在也不得不將市場重心轉向二手房翻新業務。”一家裝飾裝修店的店主楊先生告訴記者,總體來說,對于舊房多是局部翻新,因此業務工程量小,時間短,面對裝修市場冷淡的情況下,不少店主也會選擇舊房翻新業務。
盡管今年新房銷售量下降,連帶一手房的裝修市場萎縮,但由于二手房等舊房翻新的業務不但數量增多且預算提高,使得家居建材商們似乎看到了希望。
“和過去幾萬元裝修一套房子不同,現在即使是翻新一套舊房,裝修費用也多在10萬元以上,且很多客戶要求購買品牌產品,預算也在增加。”上述人士說,雖然利潤與新房裝修相比尚有差距,但這是應對現狀的最好辦法。
由于很多舊房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發,裝修設計簡陋,居住條件一般,當時所購置的家具在審美和質量上都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家居環境的業主越來越多,因此對于二手房翻新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擴大,舊房翻新裝修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
業內人士認為,“轉身”做存量二手房的裝修生意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不管新房市場多差,存量舊房只會越來越多,這其中包括二手房買家要裝修,一些居住了較長時間的家庭也會從美觀或者安全的角度考慮重新翻新。
嚴峻的市場環境也逼得住宅裝修公司對客戶重新定位,部分建材商將目光瞄準區縣。一承建商告訴記者,西安周邊等區縣,銀行貸款也相對容易,區縣住房及商業地產成為開發企業的關注點,也因此成為建材商的“香餑餑”。
也有人預計,當前還不是家居建材業最難熬的時候,樓市的拐點可能會出現在明年上半年,屆時,建材市場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或迎來新一輪“洗牌”
樓市進入冬眠期,對建筑、建材市場來說是分水嶺,有的企業可能會止步于這個階段。
“房地產方面的開工縮減是不爭的事實,對建筑、建材市場的影響是必然的。”一位曾在建筑企業工作多年的尹叢虎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他指出,資金、時間成本加上通脹的風險已成為建筑業的大敵。而信貸收緊抓住了開發商的資金源頭,長此以往,恐怕會讓建筑、建材業苦苦掙扎在生死線上,甚至被拖垮。
“作為房地產二線城市,西安房價雖說出現小幅下滑,但與購房者預期仍存差距,導致持幣觀望的人群增多,房地產市場處于有價無市狀態。房子賣不出去,資金回籠不來,使得開發商在開發新樓盤上很是謹慎,直接影響到上下游建材產品的生產銷售。”上述人士認為。
建材市場后市如何演變,許多專家表示目前很難預料。
有專家表示,通常情況下買房與裝修并非同時進行,樓市降溫鋼材和水泥市場感應最快,而家居、餐廚用品、家裝等行業會滯后一些,但這種緩沖期不會太久。隨著明年國家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積開工,將有可能會使建材市場走出“寒冬”。
“家裝建材市場面臨著新一輪洗牌。只有敢于讓利,整合營銷,才有可能在淡市中搶占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屢屢促銷卻不達預期效果,家具建材行業企業從家居賣場等傳統渠道走向電子商務,可以省去傳統銷售渠道的中間環節,縮減運營成本,消費者也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好處。
目前,樓市進入冬眠期,對品牌企業來說反倒是一個契機,應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通過市場競爭使不具備實力的企業出局。“其實,建材行業是這一輪房地產調控潛在的受益者。一旦房產新政效果顯現,房價回落,剛性需求就會充分釋放。”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分析,房產調控、貨幣政策等諸多外部環境對建筑裝飾業產生影響,企業應該及時調整經營結構,細化工程項目管理,防范市場風險。他預測,當前市場對家居企業來說是分水嶺,有的企業可能會止步于這個階段。
摘自 2011年12月21日 城市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