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樓市調控政策不見松動,下游家居企業該如何應對?在12月2日搜房網舉行的中國家居發展年會上,業之峰、紅星美凱龍、圣象、TATA木門等百余名老總從新渠道、新模式、新領域三大方面切入,提出渠道下沉、模式創新、延伸家居產業鏈等“自救”新招。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斷言,當前市場形勢對家居企業來說將是生與死的分水嶺。
新渠道:
主攻三四線城市
伴隨著今年樓市限購令造成的成交量持續走低,不少家居企業業績表上的數字并不令人滿意,迫使他們不斷尋找新的盈利點。12月2日,在搜房網舉辦的中國家居發展年會上,一些企業旗幟鮮明地提出從新渠道著手。
“我認可一句話,一米寬一百米深,意思是縱身發展反而有特點,所以我有兩個不沾:一是自己堅決不開工廠,目前已經把利潤額達300多萬元的廚衛廠關閉;二是堅決不做代理,沒有一個裝飾材料是我們自己代理的。”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指出,業之峰下一步將著重于三四線城市,明年在這些地方將開幾十家新的直營店。
在全國60多個城市開店的紅星美凱龍,今年仍在擴張,并集中開發有潛力的偏遠省會及二三線城市。“在銀川,12萬平方米的商場兩天就招完商;在西安,兩個新店共計20多萬平方米的商場也是一個星期招完商,這反映了二三線城市非常需要我們。”紅星美凱龍京滬&西南區總經理王偉認為,目前趨于飽和的一線城市目前要細分需求,走特色化、專業化經營。
新模式:
開辟電商新市場
15年前,年輕人結婚買床要1.5米寬,講究夠用就行;15年后,婚床一般都2.2米寬,還希望能帶音響或視頻設備。這說明家居需求已經從改善型向舒適型需求轉變。與之相伴,顧客的購物模式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在論壇上,九牧衛浴、TATA木門等老總均看好電商這一新模式,意欲從此處開辟新市場。
“傳統渠道我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里若有人退店,九牧必定接過來開新店。”在九牧衛浴副總經理張彬看來,電子商務這一塊雖然從今年下半年才開始涉足,但是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的開始,初試身手效果不錯。“今年下半年借助淘寶網我們賣了4億元。在淘寶網舉辦的‘雙十一’活動中我們的銷售額是330萬元,這種量的積累可想而知。”
雖然從2008年開始利用網絡做營銷,打知名度,但TATA木門董事長吳晨曦認為這僅僅是網絡宣傳。2010年,TATA做出了一個全套電子訂單系統,短時間內收獲2萬多份訂單。由于不能實現支付,吳晨曦也不認可這是電子商務。直到今年4月20日,TATA木門的網店正式上線,20天里共成交近2000單,吳晨曦才眉開眼笑。“我看到這個數據是很興奮的,不過服務能力在年后要改善,包括財務系統、信息系統、反饋、追蹤等。”
新領域:
延伸家居產業鏈
“常聽人說變者找死,不變者等死,我認為變了不死才是真理。隨著市場變化改變企業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對發展有好處。”頂固衣柜董事長林新達指的是拓展新領域產品。實際上,和頂固一樣,法恩莎衛浴、書香門第地板等企業已經開始擴沖產業鏈,滿足消費者的更多需求。
做潔具起步的法恩莎事業部總經理嚴邦平直言,法恩莎在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推出整體家居衛浴,自己生產衛生間里的所有用品。“對衛浴產品進行整體配套,可以使消費者在搭配、使用上更省心。” 發展6年的書香門第地板董事長卜立新則坦承,從進入地板行業第一天起就決定多產業活出自己的精彩。“現在地板產品已經鋪進了全國200多個城市,未來兩年我們可能會進入木門行業。”
“以前我們都是單品營銷,產品一個一個地賣,這種模式很難獲得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提出了整體解決方案模式,盡量提供廚房、浴室里需要的所有商品。”松下電工董事長山本晃弘如是說。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分析,房產調控、貨幣政策等諸多外部環境對建筑裝飾業產生影響,企業應該及時調整經營結構,細化工程項目管理,防范市場風險。他預測,當前市場對家居企業來說是分水嶺,有的企業可能會止步于這個階段。
商報記者 王格
摘自 2011年12月07日 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