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挺貴:危機凈化市場 消費者應有信心
經濟危機爆發至今已有半年,危機發展到現在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家居行業究竟產生了哪些不利影響,企業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又要如何重塑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近日,焦點家居網獨家采訪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馬挺貴,邀請馬會長就這些問題作出分析,并對家居企業在危機背景下的發展策略提出建議。
以下為訪談實錄:
危機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信心下降
【程磊】:非常感謝馬會長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訪問。經濟危機發生到現在有很多的變化,您認為對建筑裝飾行業有哪些影響或者變化在那里?
【馬挺貴】:2008年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造成了全世界的經濟衰竭,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又是有限的。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是經濟增幅下滑,房地產市場萎縮,進出口下降,但總體來說還是有限的。比如說這場危機造成美國金融界多家銀行倒閉,證券市場股票下跌。我們的外匯儲備有2萬億美元,人民幣存款有25萬億,我們的流動資金過剩,因此對金融業的影響不大。房地產的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下降了,但實際上在美國金融危機到達之前,我們的房地產已經開始下跌了,這主要是房地產過去的利潤比較高,這次是回歸理性。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銷售面積和價格進一步地下滑,主要是由于老百姓的信心不足,不差錢,老百姓希望房價繼續下跌。而美國不僅金融、房地產,包括制造業、旅游業全面崩潰了。比如說美國的汽車三巨頭面臨一個重組和破產的地步,而中國是一枝獨秀,2008年汽車銷售是很好的,我們的黃金周旅游仍然是很好的,美國卻是冷冷清清,所以對中國的影響是有限的。
中國房地產的低迷以及出口的下降,直接影響到我們裝飾行業和建材銷售行業。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根據我們的調查,裝飾行業特別是家裝受影響較大,產值下降了30%。估計有很多的家裝企業倒閉,這沒有什么可怕的,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的正常情況。倒閉的一般都是中小企業或者是不正規的企業,我認為有利于凈化市場、規劃市場,也利于規范我們的市場行為。
家裝市場的下降直接影響了建材市場,我們有一個調查,北京有幾個家裝市場今年的銷售額大部分下降,少部分持平。大部分都是在上半年增幅20%到40%,到四季度下降20%到40%,因此全年持平甚至下降。2008年全年的發展趨勢給2009年帶來了更嚴重的形勢。2008年進入四季度以后,招標的信息量減少,合同額簽單減少,而且回收款比較困難,這也預示著2009年會有應嚴重的形勢。
對于家裝市場影響最重要的原因有這么幾個:一個是老百姓買房子的信心不足,剛才我說很多主要城市的房屋銷售面積大約下降了20%,我們每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在6億平方米,那么20%就是1.2億到1.3億平方米,按100平米一戶就是120萬到130萬戶,不僅這120萬到130萬商品房減少了裝修量,更重要的是有一個連鎖反應,就是我離開舊房到新房,我們的房子就要舊主裝修,所以往往是1比3比4。有人講搬一次家換四個馬桶,就是說這一家搬了又有另外一家搬過去,這樣下來就不是120萬到130萬,那就是300萬到400萬的家庭沒有裝修。
房市影響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股市的下跌可能也影響了百姓的經濟投入,資金被套牢了,流動資金比較少了,更重要的就是信心問題,原來我想裝修,現在緩一緩,原來我裝修要花10萬現在花6萬,現在可能減少了預算,所以影響更多的是老百姓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