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文廣:歡迎大家回到會議廳,下面我們將繼續進行本次峰會的主題研討。
今年6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工程建設領域被明確列入《綱要》指出需要加強信用建設的重點領域。建筑裝飾行業作為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建筑裝飾工程質量,建立健全建筑裝飾行業信用體系,成為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趨勢。
而早在2007年,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就接受商務部的授權委托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并初步建立起了行業內的信用評價體系,得到了廣大企業的認可。今年,為了真正實現信用評價成果落地,更好地為企業服務,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按商務部的要求特地引進了第三方專業機構對企業進行信用評價。
下面,就有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信用評價第三方合作機構、北京信構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毅先生為我們作全國建筑裝飾行業信用現狀分析及應用報告。
北京信構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毅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約束與創新
尊敬李會長,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年,我們很榮幸的成為中裝協會制訂的獨立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對協會對我們的信任表示感謝,同時我們希望我們的服務、我們的工作,能夠為我們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貢獻力量,今天我計劃講三個議題。
首先,對今年上半年所從事的177家企業的信用評級情況做一個匯總分析。然后,從我們信用公司的角度,對整個建筑裝飾行業的信用特點、問題做一個剖析。第二個議題,接著上午我們談的關于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特別是綱要的發布,對我們行業的影響,談談我自己的看法。第三個議題談一談在我們這個行業,如何進行信用創新。
我們先做一個說明。因為我們這一次信用評級是嚴格按照我們中裝協的規范來進行工作的。那么,這個規范和傳統的典型的信用評級有一定區別,主要區別在于我們這個企業當中更多的關注一個企業的資質,企業的業績、企業的品牌、而對于傳統那些績效、財務結構等等的權重比較小。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能夠發現,我們所進行信用評級的177家企業當中,我們的信用風險指數,我們的運營效率指數,都遠遠高于我們同行業,高于國民經濟的全行業的平均值,同時高于我們相關的行業。比如說,我們上游和我們的下游行業。這就意味著,我們這個由協會推選的177家企業,基本上代表了我們這個行業最高的信用能力,最高的精英業績。因此,我們對我們所評級的結果表示認可。那么,為了談這個問題,我們看下一個圖。這個圖分了幾個柱狀,我們分別是從經營效率指數、風險指數、資產質量以及資產負債率,這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那么,從分析來看,我們明顯的感覺到我們這次評價的177個企業的平均值,它的經營效率指數高于同行業、高于國民經濟平均水平、風險指數遠遠高于相互比較的內容。從這個來看,就是說,我們就可以驗證,這177家企業代表了我們這個行業的最高水平。但是從這個里面來看,我們就這177家企業做了一個區域的分析。整體的情況是,經營效率明顯的是華東地區的企業,整個經濟效益指數也是最高的;信用風險最高的是華南地區;華北地區比那兩個區域稍微差一些。這是我們對整個我們評級的公司的情況做的一個分析。那么,我們進一步的分析,我們公司對中國665個信用指數的檢測,同時在這里,我們相關的行業比如說土木工程,比如說建筑安裝等等,這個和我們行業做一個比較。更重要的是,我們把我們的上游企業、上游的行業,比如說玻璃制造、磚瓦、有色金屬等等這些行業情況做了比較。比較結果可以看出,雖然我們這個177個企業的信用風險指數平均值,也就是信用能力要高于這些行業。但是,我們全行業的平均值基本上是和建筑業整個值相當的。但是,它低于我們上游行業。也就是說我們上游行業,特別是材料行業,它的風險都高于我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現象。那么剛才我講了我們這行業,信用風險高于其它上游行業,或者說風險指數低于我們上游行業,主要在于我們的效率。從我們金融指數可以看出來,除去采礦,專用設備以外,基本上全低于我們的上游行業。從盈利利潤來看,即便是我們177家非常優秀的企業,它們的平均值同樣低于大部分的材料行業。成本費用率,也大大低于我們上游行業。總資產高風險率,大致相同的。那么另外一個現象,我們這個行業,大家可以看左邊這個柱,這個它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我們的受眾比較高。可能因為這個更高會影響你投資的機遇成本,影響到財務彈性。因此,這個現象,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那么從我們整個行業的財務狀況來看,數控資產高,反映了我們這個行業應收賬款比例非常高。
那么,這里就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我們這個行業,從整個的產業鏈當中可以發現,我們比較靠近中端行業,但是我們對整個產業鏈的控制能力應該說不足、不夠。因為在我們產業鏈當中,我們的上游行業,它的盈利能力高于我們,它的系統風險低于我們。也就是說,在整個的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當中,我們的這個行業雖然是一個比較靠近中端的行業,但是我們仍然缺乏控制力。這是第一個現象,第一個問題。
第二,我們的數控資產如此之高,意味著我們對我們的下游行業也仍然沒有控制力,也沒有掌控力!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這個行業,在整個的國民經濟體系當中,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就和我們國家有一些行業一樣,比如說稀土,盡管我國是最大的出口國,但是沒有定價權;比如說鐵礦,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應用國,但是我們對于鐵礦石的價格,也沒有話語權。
通過剛才的分析,大家不難發現,我們的這個行業,雖然你有三萬億的規模,雖然你在整個的形象方面,在國民經濟的結果方面,都能夠有一個很好的表現,但仍然是一個很弱勢的群體。即便是上午的同志談到,今年三季度的情況有非常滿意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我算了算,利潤率只有10%。只有10%的純利潤率,如果剔除的無風險力,那就沒有什么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去想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我們上游行業,它的收益率、風險好于我們,那我們能否把我們的風險釋放給它們?我可以告訴你們,你們的上游行業,完全有能力去消化你們的系統風險,有足夠空間為你們提供的更多的收益,里面涉及到如何構建你們的信用體系,構建你們的金融供應鏈。那么第二,你的數控資產如此之高,反映了真正的場外資本,就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外國資本,并沒有與我們目前的經營,目前的運營有機統一起來,結合起來。否則的話,我們不會有如此之高的數控資產。那為什么要場外資本進來呢?因為我們是輕資產的公司,輕資產的行業,拿不出讓銀行可以反擔保措施的資產。因此,銀行給的支持非常有限。如果我們不能運用資本的力量,不能運用信用資源,那我們的發展可能只能局限于我們自己的金融資源支持我們的發展。這種發展和我們國家大的發展形勢,和我們目前的金融環境是有相背的。這個問題,我們第三個議題再跟大家交流。
下面我們談第二個議題,就是談一談中國信用體系規劃的問題。因為無論是上午的溫司長還是主持人都一再提出這個綱要,這個綱要,我提醒一下大家,還是要引起重視的。我之所以這樣提出來,是因為我們從事這個行業,對這個綱要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入一些,因為我們太了解這個綱要出臺的背景和歷史。因為自從2001年我們的中國報告首次提出去,進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直到了去年,我們仍然是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但是,以往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總是和市場經濟秩序掛在一起,而這次不同!如果說,我們聯系到今年的兩會和去年的三中全會,關于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這個決議,因為在未來的形勢下,市場經濟、市場的力量將成為主導的力量。在這個時候,信用,不僅僅是一個維持經濟秩序的東西,同時,它可能會改變整個經濟形態。因為我們一再說,信用是一種資源,信用可以改變、分配和再分配。那么,這次綱要的提出,是過去十幾年關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的一個實踐,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那么,這個綱要當中,它公示了什么東西?今天我們溫司長已經做了論述,我這里就不再贅述。但是,我們要關注這個綱要的發布,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
從綱要當中我們發現,在十四個重點建設領域當中,有三個領域和我們有關。第一是工程建設領域;第二是政府采購領域;第三是招標投標領域。那么這三個領域,分別代表了不同階段,在工程建設領域,對我們的生存、行為有制約;在政府采購領域,乃至公共采購領域,最高端的市場向我們提出了要求。那么我們在實現這個目標,要達到這個要求的時候,這個手段,這個過程在招標投標領域也同樣向我們提出了信用的要求!而且,所有的無非就三個方面:第一、信用記錄;第二、信息共享;第三、信用評級。也就是這個領域當中無非就這三點,而結合去年6月份,由人民銀行、發改委和中央編辦發布的文件明確提出來,要這些特定的領域一定要求市場的主體提供信用報告,而這個報告就是信用評級報告。那么可以想象,他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這個已經不是一個提法,實際上很多的部委已經開始付諸實踐。第一給大家介紹,由采中央采辦主導,建立了一個叫公共采購平臺。這個電子化交易服務平臺最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承接中國公共采購改革試點的平臺。同時,它也是中國在五年后一個重要的戰略布局。我們公司很幸運成為這個平臺唯一的信用評級機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2個省市的政府采購中心加入這個平臺,包括多個央企也入主了這個平臺。這個平臺后天在武漢舉行第五次論壇,到時,像歐美采購協會,聯合國采購都會云集武漢。他們提出來,一個最核心的就是要打通政府采購的供應商的瓶頸,因為以往,各個省、各個采購中心都有自己的供應商,但是供應商的資源不能共享。那么,如何共享,唯一的條件就是信用評價。你只有成為合格供應商,你才能夠互聯互通,你才能跨省參加另外一個地區的投標!這是一個已經付諸實踐的案例!另外一個案例,在今年8月份,由發改委和中國招標投標協會,他們組織了一個課題。我們公司也有幸成為了這個機構唯一的信用評級機構。我們成為了中國招標投標的領域規劃和標準的制訂!在前兩周,他們起草了第一份文件,就是招標投標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這個暫行辦法向我們透露了兩個內容:第一,在今后的招標投標的行政管理當中,應當要求相關的市場主體,特別是我們的投標人、代理機構和評標師提供信用記錄;第二,就是在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當中,首次提出來信用等級和評分的相關性。那么可能,在未來的招標投標當中,你的信用等級可能會成為一個加分項,這個加項的權重在5%左右。雖然最后還有調整,這個加分項是不是能夠出臺,現在還不能確認。但是我們至少從這個領域的頂層設計當中,看到了執政者的態度!那么,另外一個需要透露的是發改委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過去十幾年都是由發改委的財經司主導。這個暫行辦法的出臺制訂是由法規司主導的。由法規司
來主導這樣文件的出現,意味著什么?意味著這個辦法,它的法律的定位,可能要高于一般的文件!
那么,除了信用評級以外。這個綱要的發布,還向我們披露了一個重大的現象,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個時期,你的信用記錄,將被公示。前提是解決信用評級信息的互聯互通,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個企業,它的信用記錄,一共被47個政府部門所掌握。那么以往,這些個機構,是信息誤導,一旦這些信息被聯通了,可能我們中國絕大部分的企業可能要面臨麻煩。因為我們知道,絕大部分的中央企業,它的報表也好,它提交個人文件也好,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一旦發現了這個不一致,那可能就遇到麻煩。所以說,關于,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信用信息的公示,是我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因為大家知道,你之所以失信,之所以違約,是你因為失信獲得的利益大于你失信的成本。為什么,你的失信在社會中,在市場中能夠存在,是因為博弈論。我騙你一次,我的騙人記錄沒有公示的話,那我還可以騙別人。如果這個信息被互聯互通了,都被公示了,這意味著真正實現了失信者寸步難行,這才是讓失信者付出最大的失信成本。
前面,就談了談關于信用體系建設對我們的影響。那么,下面,我們談一談信用的。我想這個更加和我們的會議主題相關!
前面說信用體系建設,看到的是對我們企業的約束。實際上,信用建設不僅僅是建立一種約束機制,同時也是建立一種創新機制。我們通過這個圖,可以看到,它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一個企業,如何利用現在的信用環境來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首先我們一個概念,現在企業不是一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一個供應鏈的競爭。一個企業不是說你規模多大,你有多少錢,能夠反應你的競爭實力,而是能夠動員多少人跟你玩。因此供應業金融在中國大地上非常的火。我們的龍頭企業也開始開展,一是對供應商資源進行整合,那么如何整合,方法不一樣,但是在這里面我們建議建立一個供應商的征集數據庫,我們不僅僅說要建立供應商的關系,更重要的是通過供應商數據庫的建設,使我們能夠實現信用信息的透明,解決信用信息的不對稱!如果說,我能夠把我所有的供應商通過這個方式記錄到數據庫里面,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說用我整個的供應鏈體系參與市場競爭,這樣就增加了我的競爭能力。比如說,我了解我的供應商的供給情況,可持續的情況,那么我就可以設定我自己的庫存,解決我的庫存的社會化問題。如果有了這個供應商專業數據庫,我們可以降低我們無物儲備,同時提高我們的議價能力。你有了你的數據信用數據庫,你可以利用你有息債務和無息債務,改變的你的財務報表。使你的財務報表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同樣,如果說有了數據庫,我就可以通過買方信貸的方式把我們過剩的資源轉移到我們的供應商那里去。舉個例子,我們給山東企業做這個體系的時候,他明白的告訴我,“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建立了數據庫以后,銀行認為我對供應鏈有掌控,就給我更多信貸能力”。這個時候,他獲得的收益,可能不低于他的生產力能力。前段時間我之所以講,我們的上游行業,我們的材料商,制造玻璃、制造鋁合金,他們的利潤率要比你們高。他們的信用風險要比你們低。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接受你們這種行為。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擴大我們的規模,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這是對一個企業來講,特別是我們的龍頭企業,這種信用能力,這種信用資源,能把自己過剩的信用資源變成財富!那么對于一個行業協會來講,它也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因為我們的行業,決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如果我們某些企業不能像金螳螂、亞廈這樣對供應商有號令的時候,我們協會組建采購同盟,就能夠整合我們整個的上游供應鏈。通過我們信譽的傳達,使我們本來是隱性信用資源現行化,同樣可以保護我們行業的利益。協會可以把企業組織到一起,建立采購聯盟,提升我們這個行業我們上游和下游的話語權,保護我們這個行業自身的利益!
此外,前面那個僅僅是一個運營的方式。我們更看重的是,希望我們的行業能夠構筑一個N+1+N體系。什么意思?就是在我們行業協會領導下,組建金融服務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獨立法人,可以是金融機構。但是,我覺得這個平臺最重要的是他必須要能夠整合自己的資源!整合資源的目的在于我們迎接更大、更多外部資本來幫助我們。來提升我們整個行業的實力。
上午我聽了幾個老總的演講,他們把3D技術,現代技術運用出來。我相信他們自己能夠做,因為需要大筆的投入。但是中國的建筑行業,不僅僅需要幾個龍頭企業,它需要我們全體企業的關注!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建成這樣的平臺,那么我們就能夠整合內部的資源。如我剛才說把我們內部資源,被隱性的信用現形化,讓資本市場關注我們,相信我們。我認為這是我們這樣的一個金融服務平臺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
此外,我建議,我們要成立一個行業信用擔保撫評基金。這個基金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開放的。主要解決因為我們當前舊的體制,舊的行政管理體制,舊的金融體制,為我們的行業所設置的障礙。比如說,當我們浙江的企業在北京接項目了,北京很多要求又是不同的。如果說你要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六百多個城市,都要開展業務的話,那你這筆保證金就是相當大的負擔。這對于流動性比較差的行業,它是一個負擔!另外,現在都要求工程質量擔保,同樣你要交保證金,這樣會擠壓我們的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協會,發起設立一個信用擔保部門基金的話,那么這些問題,就可以解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給一些企業需要做融資擔保,做供給的時候提供支持。
在這里,我還要談一談你要是做前面的事情,必須要做一個信用信息的平臺。一個數據庫,這個數據怎么建立?首先,要把所有的企業做一個梳理,建立一個融資主體準入的框架,就是信用評級。把他們的交易結構,以及違約和損失的記錄都放在那里。這個時候,我們向場外的金融機構和投行機構能夠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建立一個場外基金對我們行業內部的運行一個必須的通道!
下面,我舉兩個例子,協會如何做供應鏈金融。協會做供應鏈金融就是把我們采購同盟的基礎放大!當然這個協會不是說我們協會自己做,是通過協會的金融服務平臺來做。這個金融服務平臺,他起到了一個龍頭的作用,鏈頭、鏈體的作用。通過他們的運作,不斷整合我們上游的供應鏈。這是一個案例。
那么第二個。這是一個新的金融工具。前面我講過了,我們這個行業的數控資產特別高,特別是我們應收帳款特別高。那如何把這些應收帳款變成現金?提高我們的流動性,提高我們的資產質量,提高我們的信用能力。有兩個解決方法。
第一,資產證券化。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記得,去年年末證監會發布的最后一個文件是2013年12月31日將近0點的時候發布,就是“推動加快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的步伐”。那么,最近,在幾次的總理辦公會議中,談到了多層次的,多級別的資本市場構建當中,一再提出去資產證券化。那么,我們能不能夠把我們已經評級成3A的企業做得更好,做一個結構化的安排。然后,發行債權。我相信中國所有的證券公司對我們這些資產都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們這個市場的風險比較低的。
今天上午我聽到一個議論,為什么現在很多和我們這個行業不搭界的行業關注我們,為什么?因為資本市場,他最看重的是一個產業鏈的終端市場,在產業鏈當中,越終端它的市場風險就越低。越終端,它的信譽風險就越低。越終端,融資成本就越低。資本市場是通過投入產生決定你的行為,而我們這個行業,絕大部分的,比如債務,我想都不會超過九十天,120天,180天。而這些應收賬款如果發行成一個機構債的話,我想無數的投資人會對此非常感興趣。這是就是應收帳款和數控資產高的辦法。這是在資本市場做這個工作。
那么,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市場,就是這張圖(PPT),這張圖,我們可以把它叫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它的原理和資產證券化一樣。也就是說可以把應收帳款做一個開放的資產值,通過這個資產值進行增信,進行結構化設計!做違約的概率的檢測!這個時候,我們打成一個包以后,他去資本市場發債了,代向采購人或者代向我們的企業發行商業的承兌匯票、商業票據。這是在貨幣市場的玩法。因為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在中國是存在的!在歐美國家,它的商業承兌匯票很好的,但是在中國是缺乏信用基礎,所以商業承兌匯票在中國行難成氣侯。人民銀行特別發布了一個文件,希望推動商業承兌匯票的發展,但是一個孤立的企業,除非一個央企,它可以貼現、轉讓。但是絕大部分企業是不能走到這一步的。那如果我們做出種結構化的設計,對每一個應收帳款進行信用風險等級的檢測,如果說我們有一個增信的話,那么這個票據,是有銀行接受的!因為,所有的金融機構,它看重的是流動性、看重的是成本。我們現金交易和非現金交易是有一個點差。如果把這一步做好的話,那可以盤活我們整個的資產!這個方案,我曾經像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領導做過匯報,他非常支持。而且,今年溫司長沒有說。商務部在推動信用交易的試點,這個已經有四年到五年的時間了,昨天和司長說商務部有兩個億的商務貸款補貼。我想這些信息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資源,這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整合我們的資源!
最后,我們的上游有足夠的空間幫助你釋放風險,場外,有無數的金融機構愿意幫助我們做更多的事情。今天,我的講話就講這么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