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做長(2002-2010)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經濟界,有一個詞組十分火熱,那就是“國退民進”。
國退民進,是指國有資本退出競爭性的行業,由民營企業進入。“國退民進”興起于1996年,其時國家經貿委提出“抓大放小”戰略,6月,國家體改委印發《關于加快國有小企業改革的若干意見》,鼓勵國有小企業改革形式不拘一格、大膽實踐。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提振內需,1998年,這項工作全面推進。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吹響了深化國有企業改制的號角。中國企業所有制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和調整。改革開放后誕生的建筑裝飾業,國企所背負的包袱并不像傳統行業那樣沉重,成為國企改制較成功和較徹底的行業之一。
深裝集團——裝飾企業改制的樣板和成功案例
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臺了國企改革的“1+11”個文件,全方位啟動了深圳市的國企改制工作。2002年5月,深圳市政府又提出對國有企業堅持“有退有進,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通過轉讓股權、整體出售、員工或者企業經營者持股、破產、關閉等方式,加快國企改制。2003年9 月29 日,深圳市率先完成整體改制的6家市屬一級企業分別與所屬資產經營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實行經營者和員工持股。深圳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即在深圳國企改制的第一批試點單位之中。
深圳市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建設投資控股公司下屬的深圳市建筑裝飾總公司、深圳市洪濤裝飾工程公司、深圳市裝飾工程工業總公司、深圳市黎源建筑設計裝飾有限公司等四家裝飾公司聯合組成,公司于1998 年11月成立。
這四家公司都是老牌國有裝飾企業,其中深圳市裝飾工程工業總公司是一個規模很大,卻連年虧損的企業,公司僅靠賣辦公樓及貸款生存,集團組建當時,是深圳市28家擬改制破產的國企之一。
1999年的春節,時任深圳洪濤裝飾副總經理的劉海云被調職到深圳市裝飾工程工業總公司任總經理,給他的任務是看好這個公司,以待改制或破產。劉海云看好了這個公司,他在任4年多,公司沒有賣掉一層樓,貸款還以每年200萬的速度減少,在他的任上,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劉海云上任伊始,和公司后來的靈魂人物鄭李民有過一場戲劇化的會面。
深圳市裝飾工程工業總公司是當時全國為數不多的一級資質的裝飾企業,雖然公司經營不善,但下屬有十幾家分公司,掛靠在其下的項目經理不少,而且有一部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鄭李民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因為之前公司總經理走馬燈式地更換,又面臨破產或改制,前景不明,因此管理費收繳不力。為了給公司的員工們發工資,劉海云約見鄭李民,希望從他這里找到突破口。
約定時間過了,鄭李民沒有出現,劉海云并沒有介意,耐心等待。鄭李民考驗完畢,現身相見,兩人相談甚歡。第二天,鄭李民不僅帶頭交了70多萬管理費,還呼吁其他項目經理把欠下的款項交齊。
2001年,深圳市裝飾工程工業總公司改制完成,并更名為深圳市深裝總裝飾工程工業有限公司。公司保留一部分國有股,其他由員工持股。2002年,公司進行二次改制,國有股退出,鄭李民取得控股權,任董事長。劉海云賣掉所持股份,調離公司。
相關閱讀: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概述一 起跑線上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1979-1985)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概述二 早期發展 (1986-1988)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概述三 曲折中前行(1989-1992)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概述四 民營企業的興起(199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