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對話宋代建筑 銀泰中心“秀”吧,整個建筑群由接待區、酒吧區、輔助區三個基本功能區域組成。其中酒吧以Main bar為中心,周圍環繞三個主題酒吧,包括南側的Wine bar、西側的Vodka bar、Executive lounge。
東倉建設張星:香港COCO辦公室
傅厚民:香港奕居精品酒店設計
梁志天:北京富力灣湖心島別墅項目A2戶型
李冰冰、黃曉明、任泉合營火鍋店熱辣一號設計方案
Work8眾創空間——最具顛覆性的辦公空間設計
孫君:廣水市桃源村鄉村景觀改造 古村落浴火重生
中孚泰丨長春市規劃展覽館及博物館項目規劃展覽館布展
大玉米棒子?60層高新地標綻放鄭州!
水平線最新力作:畫屏——北京居然頂層琚賓之家
羅靈杰、龍慧祺設計作品:南昌新華銀興國際影城
項目名稱:北京銀泰中心“秀”吧
項目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2號
設計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主創:朱小地
設計時間:2006年4月
開放時間:2009年4月
項目面積:1300平方米
主要材料:玻璃 瓦片 磚 亞光清漆 榆木板
銀泰中心位于北京市長安街與東三環路交匯處的西南方向,北側與國貿中心對峙,是目前北京CBD地區重要的標志性項目。銀泰中心包括三棟超高層建筑,其中中間一棟高249.5米,為酒店、公寓,東西兩棟同為高186米的辦公建筑,三棟建筑以中間建筑為軸,對稱布局。地面以上為五層裙樓,為高檔品牌的零售店。“秀”吧就位于三棟超高層建筑圍合之下的裙樓屋頂,建筑面積僅為1300平方米。
在周邊高層林立又有強烈的軸線對稱空間環境下,如何在滿足酒吧不同功能要求的同時,體現出靈活多變的外形?我認為,在高度現代化的建筑群中,以中國傳統建筑形式來表現酒吧獨特的個性,比較可取,那么,尋找超大規模的現代建筑群與尺度親切的傳統建筑對話的可能性,就成為設計的關鍵。
我注意到,在傳統建筑中存在著強烈的中軸線對稱的空間格局,這一點在皇家建筑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軸線控制之下,各種體量大小、形制不同的建筑均可以串聯起來,形成不斷演進的序列空間。這種軸線控制下的空間關系,與銀泰中心三棟超高層建筑的布局形式有相同之處,似乎都在表達同一的邏輯關系。于是,我將已經建成的三棟超高層塔樓強烈的軸線關系作為前提條件,進一步引申到酒吧平面中。利用居中的南北向軸線和東西向軸線,將酒吧各功能按照軸線空間的對位與轉合進行重新布置,從而在平面和空間格局上,確立與環境的對話關系。
在平面布局形成之后,我進一步強調傳統建筑群中處于不同部位的建筑屋頂的從屬關系,采用不同形制的屋頂,使這組建筑形成一個整體。這一設計方向既回應了酒吧建筑的外部形象與周圍三棟高能高層建筑的空間關系,又充分滿足了酒吧建筑的品質和靈活的使用要求。
整個建筑群由接待區、酒吧區、輔助區三個基本功能區域組成。其中酒吧以Main bar為中心,周圍環繞三個主題酒吧,包括南側的Wine bar、西側的Vodka bar、Executive lounge。接待區包括直接連接北塔的主接待廳和西側連接寫字樓的次接待廳。輔助區則由廚房、洗手間和衣帽間等組成。整個酒吧建筑與周圍高層建筑之間形成了兩個水景內院。
為使傳統的建筑形式與酒吧功能需求相協調,避免北方傳統建筑墻體多、封閉感強,突出酒吧建筑的開放與通透的特點,我們為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并認真聽取了古建筑專家傅熹年先生的意見。我們注意到在中國建筑發展過程中,宋式建筑風格是比較自由和開放的。原因是中國到了宋代手工業、商業開始發展起來,城市的繁榮與市民生活的多樣性,促進了民間建筑多樣性的發展;同時,“宋朝取消了里坊和夜禁制度,形成了按行業成街的情況,一些邸店、酒樓和娛樂性建筑也大量興建起來”。宋朝建筑“比唐朝建筑更為秀麗、絢爛而富于變化”。然而,現今宋代的古建筑遺存極少,我們多是從宋朝繪畫、雕塑等方面的文物中尋找答案。
酒吧的建筑屋頂以《營造法式》為范本,在主吧和葡萄酒吧采用了九脊頂(也叫歇山頂),在雪茄室、伏特加吧、行政酒廊采用了不廈兩頭造(明清時稱懸山頂),在舞臺、廚房、北走廊采用了單坡加勾連搭等三種瓦屋面形式,各棟仿古建筑之間通過現代的玻璃體空間聯系。建筑設計嚴格依據宋代《營造法式》中,對柱高、屋面舉折、建筑模數等方面的規定,因為是按建筑平面尺寸反推算每棟建筑的“分”的尺寸,所以每棟建筑木作的模數各不相同:其中,
主吧:1分=12mm
葡萄酒吧:1分=9mm
伏特加吧、行政酒廊、北走廊、廚房:1分=11mm
雪茄吧:1分=8mm
舞臺及儲藏室:1分=11.5mm
因受場地和建筑物間距制約,設計縮小了主吧、葡萄酒吧歇山屋頂的檐出尺寸,北側室外走廊單坡屋面為保證鋼結構體系合理,并與相鄰的伏特加吧屋面相交,沒有按照舉折制度計算坡度,因鋼結構屋面體系的厚度遠超出《營造法式》的做法要求,為保證檐口效果,采用槽鋼收口來代替木連檐,并簡化外檐鋪作做法,通過用“單斗只替”及“替木+把絞頭作”替代比較高的四鋪作,降低屋架高度,彌補因鋼結構厚度而升起的部分高度,因采用槽鋼收檐口,為符合鋼結構特性,建筑檐口角位不做升起,為滿足現代功能及裝修施工要求,柱的木飾面不做側角和收分。
由于防火等級要求,建筑只能采用鋼結構支撐體系,而且必須考慮鋼結構材料的防火處理。所以,每一個主要桿件以及各部位桿件之間的關系都按照《營造法式》的要求,進行嚴格的設計。在鋼結構屋架現場施工完成之后,雖然現場到處是建筑垃圾,周圍是沒有完工的銀泰中心主體建筑,但傳統建筑的鋼結構框架,表現出來的美妙已經躍然呈現,讓人肅然起敬。對傳統建筑所蘊含的美學價值的充分認知,是通過認真依托《營造法式》進行設計后,才意識到的。
在鋼結構施工完成之后,表面采用木材進行圍合,表現木構建筑的質感。北方地區木材受氣溫和濕度影響變化較大,容易開裂,特別是建筑外立面部分將直接承受風雨侵襲,這是建設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困難。我們就此設計了大量的技術節點進行比較,同時制作了較大比尺的模型詳細研究,最終確定了設計的細部方案。室內屋架木作均采用矩形斷面,所有露明木構件、木飾面板均采用榆木板,作舊處理,見木紋,亞光清漆罩面。所有木構件、木飾面板均經過防腐、防蟲、防火、作舊處理,按古建施工規范。局部木構件斷面尺寸太小,采用了純木構件與鋼結構翼板用螺栓連接的方式完成。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