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建筑的初次邂逅 叁度空間音樂坊設計
來源:中裝新網(wǎng) 時間:2013-12-03 10:27:2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作品名稱:叁度空間音樂坊(此作榮獲2007國際遠東數(shù)位建筑獎Merit Award (TOP5),2007 FEIDAD Award)
Project:Three Dimensional Music Studio
主案設計師:邵唯晏 (Shao Wei-Yen)
協(xié)同設計師:邵方玙、林予幃、許思敏
主要建材:石材、鋼板、木作、壓克力、PVC地磚、烤漆
設計公司:竹工凡木建筑室內(nèi)設計研究室 ( CHU-studio )
施工單位:格一設計有限公司
攝影:竹工凡木建筑室內(nèi)設計研究室(CHU-studio)
設計者聯(lián)絡電話:+886-931-030537
設計單位EMAIL:www.chustudio.com.tw
設計概念
無聲之音
業(yè)主方老師是一位年輕有理想的音樂老師。在對談當中,得知她期望能有個解放音樂的空間,當我更進一步詢問何謂解放時,她強調(diào)是后現(xiàn)代設計浪潮中那種全面開放的文化演奏精神。在臺中豐原的一個小鎮(zhèn),音樂與建筑初次的邂逅,當音樂語匯對上建筑型態(tài),一曲無聲之音就此誕生。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在手指觸動鍵盤的那一刻,音樂喧泄而出,音符依順著樂譜的節(jié)拍跳躍著,高低起伏,強弱交織出章節(jié)不同的調(diào)性,即使是相同的曲子在不同演奏者的手中,也能展現(xiàn)不同的表情。我相信黑格爾(Hegel)的名言 - 「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因為它道出了建筑形象與音樂藝術(shù)形象間在美學上的聯(lián)繫。這次我們面對的是五線譜、音符與和聲的織體,必須將無形的感受具體地轉(zhuǎn)化為實體的空間形態(tài),一首無聲之音。
設計手法
基地是常見的長向街屋,面寬5米4、深26米。空間狹窄深邃,所以排除以傳統(tǒng)隔間的方式處理,因若這樣做,空間會斷開而失去長向空間連續(xù)性的特質(zhì)。因此我們打掉部分原有的隔間墻,并創(chuàng)造出一條綿延整個空間的「線條」,透過此線條來定義區(qū)隔各空間,分別是前段的展演區(qū)、中段的休息空間與后段教學室。同時線條在不同的空間中也扮演不同機能的角色,從室外入口處的展板流入室內(nèi)空間,進而轉(zhuǎn)換成展演的墻面和地板,接著覆蓋掉原有的樓梯轉(zhuǎn)入中段的休息空間,最后翻轉(zhuǎn)成天花,消逝于后段長廊的盡
頭。透過空間機能的安排、視覺感官的鋪陳配合長向空間的特性,流動的線條試圖將人們拉進音符的世界。
雖然,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但在這裡,
空間也要流動。
建構(gòu)過程
主要的材料為木板和鋼板,由于整個形體在叁度的空間延展,形體變化相當復雜,因此在施工上相當困難,起初,工班無法從傳統(tǒng)的2D圖面(平、立、剖面圖)讀取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因此我們發(fā)展出一種圖面,有別于傳統(tǒng)的施工圖面,它是一種記載了叁度空間資訊的圖面,透過這樣的圖面配合雷射儀定位的輔助,工程才得以順利進行,透過本案我們同時也在建立將抽象設計思維整合轉(zhuǎn)換到數(shù)位工法的流程。
細部及材料
因木板與鋼板本身有厚度,且整體造型非平面相接,故相接處無法以普通直角切面接合,必須由銳角和鈍角組成。在細部上必需做不同的設計,才有辦法克服接角與厚度所造成的累進誤差。
結(jié)論
這是個實驗性的案子,操作的重點非形式上的呈現(xiàn),而是專注于如何將抽象理論實際應用在設計上與新構(gòu)筑(tectonic)方式的嘗試,本案由其在探討如何將數(shù)位資訊透過不同的媒材精確地在工地現(xiàn)場執(zhí)行。
At the moment that fingers come across the keyboard, music flows out. Music notes rise and fall, jump with the rhythm of notation. Intensity and tempo interlace different tune of different section. Even the notation is the same, dissimilar expressions will be individually showed through different performer. I believe in a well-known saying told by Johann Wolfqanq von Goethe -- I call archtecture as frozen music. Becaus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rm of architecture and music were entirely showed. At this time, what we face is the weave of notation, notes and harmony. Invisible feelings must be transferred to real space concretely. When music encounter architecture, the words of music run into the form of architecture, a melody with no sound was born.
This experimental project focuses on how to put theory into practice and the attempts for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Instead of the manifestation, the points a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gital data through different media and how concepts be executed accurately.
叁度空間音樂坊設計
叁度空間音樂坊設計
叁度空間音樂坊設計
相關(guān)文章
- 中孚泰丨長春市規(guī)劃展覽館及博物館項目規(guī)劃展覽館布展
- 澳珀故事
- 中設筑邦(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邢臺市金融中心
- CCD:蛇口希爾頓酒店樣板間
- 河南省軍區(qū)國防教育基地陳列布展設計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yè)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lǐng)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yōu)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wǎng)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jīng)驗和軟件的結(jié)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chuàng)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chuàng)意是實現(xiàn)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nèi)設計與裝飾網(wǎng)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wǎng) | 中國建筑新聞網(wǎng) | 搜房家居網(wǎng)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xié)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nèi)設計師網(wǎng) | 中國網(wǎng)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wǎng)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nèi)設計師協(xié)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xié)設計網(wǎng) | 非常設計師網(wǎng) | 新家優(yōu)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nèi)設計聯(lián)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