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空間與環境藝術設計大賽城市巡講南京站活動圓滿落幕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3-06-08 11:35:4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主持人:看來唐教授很受學生的歡迎,我們這次也請來了一些社會上著名的、資深的設計師。下面請南京聯合裝飾設計院院長杜耘隆給大家講話。
杜耘隆:成功的設計師必須做到的四點
南京聯合裝飾設計院院長
南京聯合裝飾設計院院長杜耘隆
在座的領導、同學及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站在這給大家講幾句。今天我講下自己如何走上這條道路的。
我是南藝學染織畢業的,跟裝修房應該是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學的是染織的設計,現在是設計院的院長。畢業后我被分在一個工廠。我是1984年畢業,1986年結婚。結婚之前需要打一套家具,當時就自己設計了一套家具,就是因為當時還流行那種“87451”,可能現在年輕人沒有聽說過,就是那種多少條腿的家具。當時組合家具才開始流行,也就是說基本上還看不到這種東西,很多人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概念,所以當時我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設計了一套家具,做出來后正好南京市工業設計的一個學會組織了一次大獎賽,于是我就把這個照片拿過去,然后就得了一等獎。正是這樣的機緣把握對設計的興趣與熱情調動起來了,后來西安室內設計的雜志《家具與生活》是雙月刊(我不知道現在這個雜志還有沒有),當時袁院長也是總參加這類大賽,每個月有一期全國性的大獎賽,當時這個雜志在全國是非常有名的,可能也是行業里唯一的大獎賽,所以參加的人非常多,每一次有上千人參加,而且包括全國各地的相關專業廠商里邊的設計師,設計院的設計師,相關院校的師生。我也是第一次參加就得了獎,當時很多專業的人還沒有得獎,我覺得我自己第一次搞就獲得這個獎,所以覺得自己好像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天賦的,所以覺得這個興趣就給調動起來了。所以現在我說從事這個專業首先就是要對這個專業有興趣,如果說你沒有這個興趣的話,很難堅持下去。除了興趣以外個人的性格也決定了你從事的專業,我性格相對內向,能坐得住,也是促使我一直做這個行業的原因。當然這期間,我也曾想過做一些其他的東西,但最終決定不太合適,未果而終,可能是我沒有其他方面的才氣,所以還是堅持做自己的老本行。畢業這么多年,我是后來到北京考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也有20年了,一直也是從事這個行業,堅持到現在。
這個話題到此為止,我想再講一下怎么樣以設計師的眼光來對空間環境進行一種觀察,包括訓練設計師的一種眼光。我自己也有這方面體會,首先作為一個普通人,比如說可能普通人看到這個礦泉水瓶子,第一感覺是這是一個裝水的瓶子,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個學過美術的人,他可能第一感覺是這個東西的一個造型問題:這是一個很優美的瓶子造型,然后才反應到它是一個裝水的瓶子。我在南藝上學的時候也有這方面的體會,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看東西首先看它的美感、顏色、造型——就是第一感覺是這個,然后才能想到它的實用性是什么,它是一個什么樣的東西。就像我們看《非誠勿擾》的24位女嘉賓,可能我們第一眼就是找誰最漂亮,可能在一秒鐘之內就反應出來誰是最美的,實際上這是出于一種本能,如果在這方面修正思維比較多以后,可能我們第一感覺就是首先發現她的美,這是首先具有了藝術家的或是美學上面的一種獨特的眼光。作為一個設計師,除了具有發現美的獨到的眼光外,我覺得可能包含的內容更多一點,除了造型的問題,設計感的問題,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造價多少,一系列就是綜合型的東西,這是學設計的人同時要做的。我是后來搞了這么多年設計以后,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看到一個東西除了感覺它美以外,可能會想到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包括我們做設計的時候,也是用直覺,感覺漂亮與否以外,首先想到能否實現。如果實現不了可能我就會放棄這個設計思路,不會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因為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可能最后是一條死胡同,雖然圖紙上畫得非常漂亮,但現實中可能實現不了。這個方面我覺得就像學校里邊,就是當然學校里邊它是擴散性的思維,它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的能力,對于實踐相結合相對來講比較弱。我們以前也想招一些設計師,也有一些院校四年本科的人來,你出一些題目給他去做,最后他做的東西跟實際使用的東西脫節,而且脫的非常厲害。就是說他這個方面的訓練比較少,平常可能不太注重這種實際的體會,只注重創意性的東西。現在大家要走向社會,我覺得這方面要加強,就是說作為一種設計師眼光的一種培養。那么如何培養作為設計師的眼光?我覺得就是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使用者,你不僅是個設計者,也是使用者,要感受自己在使用你設計出來的東西,怎么樣,方便不方便。就像做一個家裝,你自己如果是戶主,你考慮的問題可能和你為別人設計時考慮的不太一樣;設計其他空間也一樣,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使用者,這個時候你考慮的東西就比作為設計師考慮的更多一點,這樣也能從實際出發。
其次,在生活中要隨時做一個記錄者,碰到好的東西,用照相機記錄。另外還要實際去感受了以后,在心里把它記在心里,書本上我看到的東西可能很快忘記,用照相機可能相對來講印象深一點,以后看了這個照片就會想起來這個場景當時的樣子。比如說到一個賓館,我們在里邊走動然后拍了照片,那么你看了以后它是一個整體的東西,這張照片和那張照片之間你會連續起來,如果光看一本書上的照片,我們看到的只是局部的東西,沒有整體的概念;另外我們到了賓館或其他空間,甚至到了這個學校,因為從設計來講可能你會不同的方面接觸到這種設計,就是不同的業態有不同的效果。首先平面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做一個記錄,就是你到什么空間去,把這種流程給記錄下來,比如說大堂的電機設在什么位置,總臺設在什么位置,酒吧設在什么位置,注意觀察每一個賓館雖然不一樣,但是有合理的肯定有不合理的。這個時候我們作為一種選擇性的記錄,以后碰到這種設計你就會知道怎么處理空間,怎么布置空間,怎么按照它的流程。賓館大家見得多也比較好安排一點,有的項目空間比較復雜,比如說桑拿水會、歌廳,不太容易記住,不太容易安排。如果平常不太注意觀察,突然設計你可能不太容易解決好,就像賓館,再深入一步,比如說多少套房配多少米的總服務臺這種類型的,就是平常不注意這方面,只了解表面的東西,深入不下去,也不知道該怎么樣深入。
再次,作為一個設計師要經常去關注材料市場。因為做環境空間設計離不開裝飾材料,那么材料呢,基本上兩三年材料就要有一點變化。你如果只是滿足于現在的對市場的了解,過幾年你就被淘汰了。通過對材料市場的了解,首先對材料的價格比較清楚,然后對材料的做法和工藝也比較清楚,如果說對材料的價格不清楚,很難說你的設計能對應市場。在學校做的都是虛類的題目,不太會考慮造價的因素,在現實中這是首先要去控制的。一般甲方要求三千塊錢一平方,還是四千塊錢一平方,甚至有的說一千塊錢一平方,兩千塊錢一平方,這個時候你對癥下藥,就是針對它的造價來安排“菜品”。而不是想怎么搞怎么搞,最后造價就突破了,或者達不到他的想要的效果。此外材料怎樣去表現。一個畢業生來我們單位應聘,我問他一些很簡單的問題,他都回答不出來,就比如說木工板最常見種類、造型、尺寸(最常見的就是說一米二,兩米四四)。大學學了四年,很多人畢業以后居然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這種學生可能在學校沒有好好學,也可能是他學的知識與企業嚴重脫節。設計當中一些基本的只是跟現實當中結合的比較緊,按照模式去做。比如按照三百,四百還是六百的模式做,如果連這個東西尺寸都不知道,設計的木板三米寬,中間拼縫怎么解決,這個人也回答不出。
最后,還有一個就是比較重要的,跟客戶的交流。不管做什么設計,你跟客戶交流,從交流過程中理解客戶的需。現實中我們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客戶要一個現代大方的空間,最后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現代感的、簡潔的空間,卻不是他想要的。后來明白他想要一個現代感的、偏豪華的空間,雖然不是歐式古典的奢華,但實際上他還是希望空間是偏豪華的,能體現他檔次的。碰到大企業比如國家電力的調撥大樓,就是說到了一定程度,屬于政府級的領導,經常去海外,見多識廣,所以他們需要真正的現代感,希望造價高,又希望低調,感覺所以材料很不值錢,實際上就是一塊石頭也價值幾十萬。這不是一般人的理解。一般企業的領導或底層領導想要的效果是“金碧輝煌”、“黃金堆積”。所以說和客戶溝通是門學問,也需要一些心理學。好,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