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如人,人如設計。接觸過曾秋榮,你就會明白那些純凈、簡約的設計作品為何會出自他之手。這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并對自然飽含敬重的設計師。
我的創意法則是,在解決問題中找靈感,理性分析創意表達。不裝B,不無病呻吟,不為創意而創意。創意是問題靈動的答案,是無所不在的靈感。
“對于我而言,設計是個實現‘夢’的過程,它用精準的設計線條和貫穿的空間感將想象轉化為體量豐滿的造型,在傳統與現代的文化風格中尋求統一和平衡,凸顯低調的奢華。”在連自成眼中,設計不僅是職業,更是信仰。
在黃錕的認知里,室內設計是一種帶著“鐐銬”的藝術,而在他從業生涯的軌跡中,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樂趣,就是不斷將帶鐐銬的委托方案雕琢得更接近藝術作品,讓兩者相輔相成和諧共融,而非彼此牽絆、互相制掣。
作為“十口田”的掌門人,喬漢華在設計這塊田地上,已經耕耘十年了。如這豐碩的秋季一般,一直秉承用心做設計的喬漢華,也在耕耘中遇見并收藏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建筑圈,有這樣一位“玩家”,他叫何樾。他用20多年的時間玩轉了世界各地,腳步甚至抵達南北兩極;他熱衷“玩”,并將玩到的感悟、玩到的樂趣融入到自己的創作里,以一種開放的心態迎接每一個項目。如今,他還將繼續“玩”下去……
反觀當下,對“尖叫”形式的熱衷和對所謂“標識性”的追求常常使人們忘記了設計的本義。
曾衛平堅持認為,商業設計不僅是美學在空間的體現,更應反映社會功能的變革,關注空間的可持續性發展。商業空間更像是一個媒介,搭建了消費者與項目運營者的平臺。
在我們的理念中,建筑不是為了博眼球,更不會不顧周邊的環境,而是希望把建筑做得好像是生長在這個環境里一樣自然、舒適。
“入行之初,我是有抵觸心理的。坦白說,那會兒還整天惦記著學業,甚至計劃日后逐步去復讀”。說起夢想,胡子然先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成長背景和從業經歷。
什么是好的作品?這似乎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感性的東西無法像數理化一樣,擁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如陳科所言,設計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己看似可遇不可求,伯牙與子期的友情似乎也難以復制。殊不知,思想的碰撞即是尋得知己的關鍵。歐陽修曾有云:“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志同”才能“道合”。擊掌國際的兩位創始人即是如此,他們本無行業交集,卻在大陸相識,進而成為“最佳拍檔”,碰撞出一件件精品作品。
LINKS
Copyright © 2012 www.w9nm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郵編:100070 聯系電話:010-88114884(北京總部) 0755-23894034(深圳) 傳真:010-88114884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469號 京ICP備1202033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0469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