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雕檐,廊腰縵回,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極具江南水鄉民居特色的紹興飯店全新亮相。這里肩負著接待和經營的雙重任務,曾先后接待了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國際友人及社會知名人士。而提升改造施工完成后,這里將承擔更多的重要任務。為此,紹興飯店提升改造工程自開工之初便備受各界關注。
省、市領導指示:設計要注重國際形象,在延續傳統中式風格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理念,體現人文、生態、信息、科技的交流與互通,使“紹興飯店=紹興文化+江南山水+國際形象+宴會交流”。
紹興飯店總平面圖
此次,亞廈以項目總承包的身份接下重任,運用先進的EPC全套管理模式參建,施工涵蓋了拆遷、土建、鋼結構、幕墻、園林、市政、裝飾、機電、消防、暖通、給排水、智能化、泛光照明、軟裝布置等14個專業,新建面積11500平方米,改建面積3500平方米,拆除面積15000平方米,場外工程面積18590平方米。其中,新增加的多功能廳7978平方米的單體項目,總工期只有120天。
東區大堂
東區大堂多功能廳
東區大堂休息區
東區貴賓接待廳
雖然公司擁有多個國家級重大項目的成功經驗,但是承擔如此高規格的EPC項目還是第一次,因此,紹興飯店項目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高、多、緊、艱、難、雜”
六大難點形式嚴峻
這個項目重、難點多,“高、多、緊、艱、難、雜”不斷升級的施工難度對項目部來說無疑是一場硬仗。
高——質量要求高。項目定位為“國家級”,受到了省市政府領導及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關注,須達到“錢江杯”或更高質量標準,實現國家元首級接待規格。
多——專業接口多。由于施工內容涵蓋 14個專業大項,對各專業分包的管理和組織協調工作量巨大。
緊——工期任務緊。項目施工期僅為120天,必須在工期內保質保量完成,尤其多功能廳區域從拆除到完成僅有98天,時間非常緊迫。
艱——施工條件艱。項目施工期正值梅雨季節和高溫夏季,多臺風(本項目歷經了“瑪莉亞”、“安比”、“摩羯”、“溫比亞”等臺風的洗禮)、多降水、持續高溫等不利惡劣條件伴隨項目始末。
難——設計方案難。由于項目工期緊,涉及到中式江南園林古建筑,方案確定時間漫長,多數工序都是邊設計邊施工,施工過程的不可預見性是項目面臨最直接的挑戰。
雜——定制材料雜。多項工作界面涉及到定制材料和非標材料,涵蓋古建木雕、定制巨幅琉璃、銅制品、不銹鋼制品、實木門、防火門及非標五金等,質量要求高,環保指標嚴,部分材料定制周期長,供貨慢。
統一戰線,計劃先行協同作戰
面對如此嚴峻的施工困境,亞廈人迎難而上,公司特別成立紹興飯店EPC項目指揮部,設有8個管理部門,下轄4個項目部,由房朝君擔任總指揮,孟翔飛、王建飛、溫鳴飛擔任副總指揮,進行分區、矩陣式管理。此外,公司還安排財務專員駐場,多位高管輪番坐鎮,為項目的資金收支流程和資源配置保障提供了強大支持。
友好會館
項目伊始,指揮部作為舵手,第一時間落實“兩手抓”策略,提前部署,在確保工期前提下,貫徹經濟、合理和高效益的原則,協調好各工種的分批進場,全面有序作業。指揮部還牽頭與政府部門、幕墻、機電安裝等分包單位協同制定了精確的移交節點和施工計劃,并制定詳細的“交裝交安”銷項計劃。為了搶工期,在土建主體未開始時,指揮部積極協調各個配合單位,在設計圖雛形未定的情況下,保證了面層材料的提前下單,精準把控放線,大大提高了下單的精準度和施工的效率。
穹頂莊重、震撼的視覺效果
在指揮部的領導下,作為先鋒進場的二工管項目團隊精心組織制定了項目策劃,對施工重難點進行分析和預測,結合項目圖紙制定制了多套方案,確保各項節點計劃和重點工藝的提前落地。在主體結構做好安全措施的情況下,項目部還實現了鋼結構穹頂同步施工,在夏日持續高溫天氣和10多米高空作業的施工環境下,連續奮戰15天完成了鋼結構的吊裝。而緊接著的銅飾面安裝工程,項目部還在挑高13米(搭設滿堂腳手架),由8根銅梁(單跨度超過9米)和三層疊級小梁組成的穹頂上安裝了總重達2噸的銅飾面,每一塊銅飾面至少需要8人同時搬抬、安裝,這既是體力活更是細致活。最終18人加班加點僅用10天就完成了所有銅飾面的安裝。嚴絲合縫的工藝效果,最大限度地呈現出了穹頂莊重、震撼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