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億昭通中心城市文化體育公園建設項目裝飾裝修工程 效果圖
前不久,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里,頭發眉毛被風霜粘成雪白,身后的同學看著他的“冰花”造型大笑。“冰花男孩”造型一夜之間刷爆了朋友圈,各大媒體紛紛關注,廣大網友直呼心疼,全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家鄉——云南昭通。
“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約10萬年,被稱作“昭通人”,填補了云南省猿人階段到智人階段之間的空白,說明昭通市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同時,昭通還是云南省和四川、貴州三省之間的重要門戶,是“南絲綢之路”的要沖所在,在經濟文化交流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如今的昭通,脫貧攻堅正當其時,推動跨越發展正逢其勢。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昭通區位、資源、開放優勢正加速轉化,為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由海外裝飾參建的昭通城市新客廳、文體新地標——昭通文體公園項目幾個地塊同時推進,施工場面如火如荼,每天近5000名工人、100臺大型設備、150余輛運輸車輛同時作業,熱火朝天的景象就是云南昭通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開啟2018奮進新征程的縮影。
首進云南 跑步進場搶戰機
2018年正月大年初六,冬日清冷、慵懶的暖陽照到云南昭通文體公園項目,海外裝飾材料員袁帥早已從老家湖北宜昌趕回項目,緊鑼密鼓的跟蹤D地塊會議會展中心內裝即將要用的鋁板和石材。他是海外裝飾云南昭通文體公園項目部組建后的最早一批人,對于項目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
昭通文體公園項目是昭通中心城市重點項目,海外裝飾負責D地塊會議會展中心的內外裝施工及深化設計。會議會展中心位于文體公園南側,主體結構一層、局部四層;地下室局部兩層,結構類型為鋼框架-支撐結構,總建筑面積106734㎡,其中地上建筑面積73311㎡,地下建筑面積33423平方米,高度23.6米。會議會展中心設有千人會議室、百人會議室、圓桌會議室、新聞發布廳、貴賓接待室等多個會議廳,可滿足大小各類展覽及會議需求。
作為云南省重點工程、昭通城市新客廳、文體新地標,昭通文體公園項目更是海外裝飾首次挺進云南、開拓云南市場的敲門磚,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品牌地位不言而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2017年9月,海外裝飾接到施工任務,第一時間抽調公司精干員工,進行準備工作:成立招標小組,僅用時一個月,就完成了近2億元的材料與人工招標工作;組織專業深化設計團隊20余人,在進場之前完成了所有的圖紙深化與材料下單工作;組建項目團隊,配備管理人員35人,后期增加到56人,施工作業人員近千人------在這一場硬仗即將打響之際,海外裝飾就在材料、設計、管理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據項目副書記張薇回憶,“在項目前期招標的時候,每天開標和談判從早晨8點半一直進行到半夜,開始了“5+2、白+黑”的高負荷工作模式。在辦公室吃了一個月的盒飯,招標期間國慶和中秋假期都沒有放假”。正是這樣緊張高效的辛勤工作和付出,才確保了在1個月內就把23家內裝材料、11家外裝材料、14家內裝專業分包、7家外裝專業分包、9家勞務外裝等敲定,為后續施工履約奠定了基礎。
2017年10月15日,海外裝飾組織進場,而昭通文體公園項目D地塊剛開始主體鋼結構施工,現場毫無幕墻工作面;項目原定的90天施工工期,由于土建和鋼結構施工滯后等因素,其實際工期僅不足60天;土建、結構、道路同步施工,穿插作業困難------要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完成正常施工情況下近2年時間才能完成的12萬平方米的幕墻施工,面對種種困難,就像千斤巨石一樣壓在了項目經理王睿心里。
“剛入場時,我們感覺已經是火燒眉毛了,壓力大到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項目經理王睿說,“但是作為進入云南區域的突擊隊、先鋒軍,再大的難題我們都得頂住,必須全力以赴打響海外裝飾在云南的第一槍。”于是,項目成立了青年突擊隊,在骨干青年的帶領下,整個項目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綜合考慮實際的施工條件,創新思路,優先進行設計下單、材料進場等準備工作,殫精竭慮,千方百計和時間賽跑;各勞務班組共計900余名工人全面進入搶工階段,沒有工作面,就挑暫時能做的進行穿插施工。或是搬運石材,或是進行墻面龍骨搭設,或是進行鋼梁焊接,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
為了在寒冬之前搶抓施工黃金期,加快工程建設節奏,項目管理人員和全體工人舍棄了與家人歡聚的時刻,不顧勞累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盡職盡責,不辭勞苦------僅僅40個日日夜夜,昭通文體公園項目即從幕墻基層作業轉入到幕墻收尾階段。
內裝項目經理王建國就是昭通文體公園項目青年突擊隊的主力之一。由于總包一級配電箱與海外裝飾二級配電箱靈敏度沖突,現場不斷跳閘,他帶領著臨電工頂著冬季深夜零下10度的氣溫,連續幾天加班到深夜3點,把登陸大廳、千人會議室等主要區域的用電拉到電梯專線上,確保了節前主要區域的施工用電。
展翅昭通 “鶴翔”幕墻初亮相
進入會議會展中心,首先來到的就是“登陸大廳”。正對大門的是一面巨幅砂巖手雕墻面,雕刻的是昭通著名的黑頸鶴越冬棲息地——大山包。
進行班前安全教育
舉行升旗活動
云南昭通是我國最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地,目前,全球僅有黑頸鶴大約8000余只,我國境內就有4000多,到昭通大山包越冬的黑頸鶴的種群數量已達1200多只。黑頸鶴象征著吉祥和平,昭通人民對黑頸鶴感情至深至厚。海外裝飾的昭通文體公園會議會展中心項目,在設計思路上就是以黑頸鶴為設計亮點,契合著昭通的自然文化特征。
會議會展中心的外側,依次圍繞矗立著34根“鶴翔”立柱,外形酷似展翅欲飛的黑頸鶴;立柱采用“雙曲面”造型,流暢的曲線條凸顯現代化氣息,也象征著昭通的飛速發展。
“鶴翔”的雙曲面造型對施工工藝有很高的要求,其材料、施工方式一直是項目部探討的重難點。后期面板安裝拼縫焊接難度大,細微的誤差也容易影響到外觀效果,經項目部多次論證,決定采用成品吊裝的安裝方式。但是成品吊裝大大提高了腳手架的搭設難度,面對緊張的工期,等外幕墻腳手架落架之后,再重新搭設“鶴翔”腳手架必然是來不及的。為解決這一難題,項目部數次召開腳手架方案專題會議,敲定了半拆除搭接式腳手架方案,即外墻腳手架搭設時提前預留出鶴翔立柱的洞口,待外墻完工,再拆除洞口中的鋼管,空出鶴翔安裝的位置。“鶴翔”的材料選擇也是重點,對強度、耐腐蝕、拼縫難度都有嚴格要求;且鶴翔材料還要求泛光照明,不同材料展示的效果不同。在篩選過程中,項目部到廠家實地考察,選擇廠家制作樣品,綜合考慮外觀、造價、拼縫、泛光效果等因素,排除了人造石、不銹鋼、GRC、鼓風膜等材料,最終敲定了雙曲鋁板材料。
目前,鶴翔1:10樣品已經在現場樣品室安裝完成,效果獲得了業主及總包的一致好評,屆時34根鶴翔完工,將會是會議會展中心最大的亮點之一。
優化方案 屋面工藝巧創新
開會部署工作
開展班前安全教育
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昭通項目幕墻金屬屋面的施工工期短、施工難度大,總包單位在關于金屬屋面施工的會議上,主動將此工程交由海外裝飾項目部,項目部感到壓力在肩,責任重大。
在接到此項任務后,項目經理王睿立即通知相關技術、設計人員召開了金屬屋面施工專題會議。由于之前的工藝不能保證工期順利完工,項目部要尋找一種符合項目實際、成本節省且綠色環保的施工工藝。
項目部成立了金屬屋面施工攻堅克難小組,技術負責人江繼武帶領項目技術、設計團隊對金屬屋面的施工工藝進行認真分析與改進,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里,在昭通零下10幾度的寒夜里,連夜開會討論技術方案,查閱相關卷宗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綜合考慮成本、綠色環保等因素,項目部終于創新研發出了一種新的金屬屋面施工工藝,包括次檁條,壓型鋼板及吸音,鋁錳鎂直立鎖邊系統及保溫、隔音、防水,老虎窗鋁板系統,自動排煙窗及控制系統,屋面天溝,虹吸排水系統及排水管,屋面檐溝共八個分項工程施工。
由于項目對工期以及質量的要求相當之高,在對屋面檐口進行施工時,項目決定采用激光切割板加鋁板(瓦楞板)模塊化施工技術。相對于傳統鋼架,使用激光板進行安裝尺寸更加精確。激光切割板不需要進行現場下料、切割,避免現場下料造成的失誤和誤差;并且激光切割板現場焊接量少,只需兩頭焊接即可,避免了現場焊接量過大造成的焊接變形以及減少了施工成本;除此之外,激光切割板屬于成品鋼架,僅需定位兩頭就能安裝完成,比傳統鋼架省事省工。
經過項目部對施工技術的改進、工序優化,極大的提高管理質量,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金屬屋面的安裝任務,且模塊化施工技術又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的施工技術,海外裝飾此次模塊化施工的成功經驗有助于在類似項目的推廣應用。
目前,昭通項目外幕墻工程已經順利落架,金屬屋面施工也已基本完成。
不忘初心 央企擔當鑄精品
昭通文體公園項目作為海外裝飾進軍云南市場的名片工程,全體海外人都寄予了深切期望。
“昭通文體公園項目地位高、體量大、工期短,非常考驗項目的組織管理體系,”項目執行經理龐華華說到,“項目部積極探索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首先,實行扁平化管理,各部門職能下沉,壓縮架構厚度,組成一條“項目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執行者”的精簡式管理鏈條;其次,推行商務統一化管理,商務思想貫穿始終,滲透至項目的設計、策劃、招標、下料、施工、結算等各個階段,全過程參與管理;第三,實行“三個一”信息傳閱制度,一個口子進出文件,一份內部傳閱會簽單,一天之內完成文件流轉,信息傳遞漸成體系,運轉流暢”。
抓進度、保工期,絕不能以犧牲安全、質量為代價。項目部嚴抓安全質量管理,擰緊安全總閥門,咬定質量不放松。項目以施工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為突破口,盯緊現場安全隱患危險源,做好班前交底與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帶班制度,每月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與安全質量分析會,并觀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為確保工程質量高標準、合規范,項目部從源頭上嚴把原材料進場關,嚴格執行“三檢制”,狠抓工程重點控制部位,加大整改力度,對工程質量進行全方位管理。
“2017年10月進場,直至2017年12月中旬才具備大面積施工條件”,外裝項目經理肖新漢說到,“眼瞅著合同工期日益臨近,兄弟們沒日沒夜的干啊。從項目入場到2018年春節前,一天都沒有休息,尤其是在2018年1月底前要拆除腳手架,工作強度大,加班到半夜實屬正常。還有很多人對三千多米的高原水土不服,加之昭通的氣候嚴寒干燥,晝夜溫差達到20度,我們管理人員幾乎沒有不生病的”。“你可知道冰花男孩,那滿頭的冰霜我可是深有體會”,材料員孫嘉偉認真而帶著笑的說,“晚上洗完澡去辦公室加班,走在路上,不一會兒頭發全凍住了,一頭的冰,太冷了,有時候連洗澡水管也會被凍住”。物資負責人杜海榮有一段時間高燒達39°2,白天仍堅持巡查工地,材料招標及算量下單,晚上再去醫院打點滴。外裝技術負責人沈濤的寶寶出生,也沒來得及陪伴一天……正是全體海外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為昭通文體公園項目的趕工、搶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經過1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斗,海外裝飾這一支精兵強將,在云南昭通這片熱土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幟,昭通文體公園項目施工質量和速度不僅得到了昭通市政府、EPC總包的一致好評,更向昭通市民充分展示了海外裝飾的“品質文化”、“爭先意識”和“擔當精神”,為云南昭通城市建設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