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熱情、想象力以及敢于談未來的野心,如今在中國。如何對未來有發言的勇氣,必須建立在我們對于歷史的了解上;近二十年,我們走的是重復別人的路,現在是一個節點,能不能創造出一個未來,這個未來不僅是我們的,更是全世界的;再過二十年,在這片土地上產生的思想,能不能為全人類所共享,這是在座的各位應該做的。
日本殿堂級設計師橋本夕紀夫-《日本設計的深度》
橋本夕紀夫:我的設計理念,大多圍繞日本文化元素而產生。在日本文化中,有幾個對于我的設計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要素。首先是日本的茶道。日本的茶道起源并興盛于14-17世紀,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部分。
第二,是龍安寺。這里,在日本因枯山水而聞明。簡單來講,枯山水是通過巖石和小的沙礫組合而成,為大家呈現出山水的意境。并通過借景,使得枯山水庭院與外部自然景色和諧融合在一起。
YANG設計集團董事長楊邦勝-《設計遠行》
楊邦勝:今天對于未來設計的想法有兩點:
第一,是回到設計的原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回到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每一個項目或多或少存在各種問題,比如空間功能、項目定位、競爭策略、投資回報、人們的審美需求等,設計的原點就是解決問題。設計師的價值,就在于找到問題,最后通過設計解決問題。
第二點是做設計要感受。設計在生活中產生,在設計的行旅中,我們去閱歷,去感知,去參透,去表達。透過腳步丈量城市之間的距離,通過五官去體驗空間,在大山大水中,在村落里,在遺跡中,尋找獨特形式和空間語言。現在正是一個設計路口,我們要走向何方,未來的設計,如何才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哲學、生活方式?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HBA董事合伙人Jacques Coetzee-《澳門麗思卡爾頓的設計哲學、靈感及設計過程》
Jacques Coetzee:澳門·麗思卡爾頓的設計哲學、靈感及設計過程,任何語言,任何總結,在如此美妙的案例面前,都顯得蒼白。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的設計理念是打造成一家永恒又不失經典,同時具備現代感的酒店,帶給客人們私宅化體驗。
停車門廊、電梯廳、地毯、門柱,都運用了麗思卡爾頓的標志性設計——圓環形。我們的套房設計,主題主要是永恒,卻不失經典,同時又具有現代感。套房的走廊,有舒緩的色調,和一些私人收藏藝術品。媒體墻正反兩面,65英寸的電視把45平米的休息室和客房隔開。
進入歡迎客廳,大的落地窗和舒適的沙發躺椅,坐在這里慢慢欣賞靜謐的澳門美景。同時房間的走向考慮客人在房間角落每一處的體驗感。浴室里的中央浴缸與周圍的便利設施,讓人有一種在自然光線下享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