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十藝·文化山東”全國網絡媒體齊魯行來到了青島。青島大劇院是青島公共文化設施的標志性建筑,總面積8.7萬平方米,外觀似兩架白色鋼琴,由德國人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設計。
青島大劇院外觀
青島大劇院選址定在青島市嶗山區云嶺路以西,南嶺路以南,香港東路以北,商業廣場中軸線以東。青島國際啤酒城、國際會展中心、青島博物館、石老人海水浴場與之毗鄰,大劇院建成后,這里成為青島文化休閑的又一聚集區。大劇院項目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其中包括1600座的大劇場,1200座的音樂廳和400座的多功能廳及其它附屬設施,能滿足歌劇、舞劇、話劇、戲曲、交響樂以及歌舞、曲藝、雜技和大型綜藝演出等功能需求,并具有接待世界一流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
青島大劇院項目采取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由青島國信實業有限公司承擔青島大劇院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13.5億。青島的山、海、云構成了大劇院設計的主題。水是生命之源,海是城市的靈魂,溪流匯聚,潮起潮落,天作地合造就了大劇院的主體。大劇院分為大劇場、音樂廳和多功能廳、接待培訓中心和表演藝術交流中心四部分。四個主要功能部分可獨立開放而不相互干擾,通過條板梁銀頂自然的聯結,形成有分有合、四面開敞的布局,與周圍的廣場、綠茵、道路融為一體。銀頂飄逸、自然的形態流淌出海浪涌動的韻律,又仿佛云海的漂浮不定、變幻莫測。
青島大劇院觀眾廳
大劇場設計有12×18米的臺口尺寸,1600座的觀眾廳模擬,通過使用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設備,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大型演出,如歌劇、舞劇、話劇、芭蕾、大型魔術表演、雜技表演等等。觀眾廳室內的設計遵循基本的設計靈感,創造一個有機的建筑和自然景觀清晰的關系,室內空間由像巖洞內表面一樣起伏的墻面所界定,這是從聲學的基本要求發展而來。罩住燈光設備的古銅色金屬網使室內空間微泛光澤,營造了歡慶的氛圍。觀眾廳的體形、尺寸、所采用的裝飾材料設置空調設備等等,均經過建筑聲學設計,確保達到最優的聲學效果,能滿足國際高水平的演出要求。金屬穿孔板調節混響時間音樂廳具有1200座的觀眾廳規模,可以容納標準4管樂隊的演出。多功能廳方形的區域由25個獨立的升降臺組成,可以適應幾乎所有的用途,如會議、展覽、時裝表演等。整個空間設計為一個深色的立方體,墻面上覆以可以轉動的金屬穿孔板,既作為吸音板,也可作為反射板,能夠按照古典音樂和電聲的不同要求調節室內的混響時間。餐飲會議服務配套接待培訓中心的建筑構成了整個建筑群的東邊界。設有餐廳、會議廳、客房等,為人們提供完善周到的配套服務。設計有自由流動空間表演藝術交流中心是位于西側的建筑體,設計為一個自由流動的空間,包含商業和公共功能。中心設有藝術展廊、數據庫以及閱讀、音像、音樂欣賞、錄音、演播室等用房。還設有大、中、小排練廳,可提供演出排練,青少年音樂教育使用。
青島大劇院夜景
在高端劇院建造于設計方面,雖然與國外還有不少差距,但近些年國內許多涉足聲學設計的企業、單位也逐漸走向成熟,在這些企業中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可謂國內行業排頭兵。中孚泰團隊是國內劇院建設獲魯班獎最多的裝飾公司,參與青島大劇院的室內裝修設計與施工。據了解,目前行業內評價最好的五個國內大劇院除上海大劇院外,其它四個大劇院中孚泰均參與了設計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