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如何建設及運營管理,如何“接地氣”、“賺人氣”,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5月13日,由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承辦的文博會專題論壇“新常態下城鎮文化發展戰略——文化中心暨劇院投融資、建設、運營經驗交流會”在深圳的中國腦庫舉行,這是我國首次將文化復興及文化惠民與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等基層文化建筑實踐相結合的一次盛會。劇院建設專家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孚泰)董事長譚澤斌提出的劇院建設應當集群化、社區化、專業化、標準化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各方的高度評價。
中孚泰董事長譚澤斌發表演講
會上,為了樹立標桿劇院,打造典型劇院案例,推動劇院建設與發展,對廣州大劇院、甘肅大劇院、東莞玉蘭大劇院等中國十大優質劇院舉行了頒獎儀式。無獨有偶的是,十個大劇院中孚泰承建了六座,成為業界的最大贏家。
專家支招,破解城鎮劇場難題
在此次文博會專項經驗交流會上,來自文化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城鎮文化中心及劇場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表示,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等作為基層文化的承載平臺,已成為當地民眾文化娛樂市場文化傳承、學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作為傳播國家主流文化的核心陣地發揮積極作用。但相對于發展尚可的大劇院而言,我國城鎮級別的文化中心及劇場方面卻一直欠缺。
復旦大學訪問學者、教授萬昌先生直言不諱指出:“當前大部分文化中心及劇院由于當地主管部門缺乏專業經驗,或建設不當,或運營不佳,導致城鎮文化中心效率低下、功能缺失。”
對此,中孚泰董事長譚澤斌將這些問題歸納為“三高三低”,即投資高、運營成本高、票價高,使用場次低、運營收入低、上座率低,導致大部分社區劇場無法滿足當地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造成了如廣場舞、電子游戲、網絡游戲等社會問題。
目前社區文化需求非常旺盛,而老年人的廣場舞擾民問題、中年人的飲酒現象,青少年的電子游戲、網絡游戲上癮等,都是民眾文化需求無法滿足導致的文化扭曲現場。業內專家指出,如何引導不良消費習慣建立健康、高雅的文化娛樂方式,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面臨的挑戰,更是文化惠民工程具體落地的關鍵。
我國社區劇院實踐取得重大成績
會上,針對目前城鎮文化中心及劇場建設情況,專家認為,針對目前較為普遍的校園劇場、社區文化中心、主題秀劇場、企業多功能廳、商業綜合體劇場、私人影院視聽室及KTV等,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實踐成果。據介紹,目前如華僑大學校園劇場、深圳福田區社區劇場群、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主題劇場、河南匯藝置業集團總部多功能廳、廣州正佳商業廣場亂打秀劇場等,都是典型的社區劇院項目。
譚澤斌介紹,劇院社區化是以我國大劇院建設發展現狀為基礎,結合多功能小劇場集群,共同構建“航母戰斗群”式傳播平臺,以大劇院為龍頭,帶動企業、學校、社區、街道、旅游區、商業綜合體等場所內的社區劇場發展,即劇院建設集群化、社區化、專業化、標準化。
OPEN建筑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筑中心負責人李虎對此觀點深表贊同。他認為,未來的社區文化綜合體將是網絡的布局、復合的功能、靈活的使用、親民的姿態和可持續運營。
在一些人看來,發達國家劇院、音樂廳已經做到了社區化,而我國劇院社區化程度還比較低,令人欣慰的是,中孚泰已將劇院社區化從構想轉入到落實階段,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近百個社區劇場項目。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中孚泰在劇院社區化方面開風氣之先,源于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項目經驗。公開資料顯示,近三年來,中孚泰的大劇院建設與投資數量全球第一,中國十大劇院中孚泰獨占六座,全國三佳聲效劇院中孚泰占兩座,2012年、2013年先后成為國家劇院相關標準的制定者。
中國十大劇院,中孚泰獨占六座
為表彰劇院建設領域的先進典型,同時為城鎮文化中心及劇院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樹立標桿,在交流會上舉行了中國十大劇院頒獎儀式。在這十大劇院中,中孚泰獨占六座,成為最大贏家。
據悉,上海大劇院、國家大劇院、首都劇場、東莞玉蘭大劇院、廣州大劇院、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大劇院、山東省會大劇院、武漢琴臺大劇院/音樂廳、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以及青島大劇院榮膺中國十大劇院,其中,后六座劇院均由中孚泰負責聲學裝飾設計與施工工作,并參與了部分技術管理工作。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中孚泰在劇院建設領域的雄厚實力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使得業界對中孚泰的劇院社區化前景充滿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