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一
按照中國裝飾未來的布局,金融服務是“重頭戲”,將占據全公司50%的份額。這是中國裝飾由傳統施工承包商轉向專業的綜合服務商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中國裝飾完成產業升級,創新盈利手段的重要渠道。
高擎金融服務大旗:轉型為綜合服務運營商
走進中國裝飾的展示廳,“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金融科學研究院”、“北京建筑裝飾協會金融委員會”等與金融相關的榮譽牌匾陳列其中。也許您會驚嘆,傳統的建筑裝飾企業為何被授予如此眾多與金融有關的頭銜。
基于為行業服務的理念,也由于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2013年,中國裝飾開始涉足金融。在行業同質化的今天,金融服務也成為中國裝飾特有的標簽,是區別于其他裝飾企業的重要特征。
而今天,中國裝飾董事長李杰峰的心中正在勾畫著一個更大的藍圖。
北京前門大柵欄勸業場
砥礪前行中求轉型
30年前,做銀行交換員的經歷在李杰峰心里埋下了一顆金融的種子。不曾想,30年后,他帶領著一個傳統的建筑裝飾企業踏上了金融服務的道路,并誓為兄弟單位乃至行業發展解決資金難題。
30多年來,從小到大、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由一個原本為建筑業配套并行的細小行業慢慢壯大。同時,一批開創行業先河或在專業化市場獨占鰲頭的裝飾企業先后誕生,并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建筑企業。
但不可否認,建筑裝飾行業一直是個資金緊張、“三角債”問題嚴重的行業。與此同時,行業內多數為中小民企,也因其先天劣勢而在融資上存在諸多困難,這嚴重影響了裝飾企業乃至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久戰沙場,對于行業存在的困境,李杰峰再熟悉不過。
提到企業融資的問題,他侃侃而談。“就企業而言,最常用的融資方式便是向銀行借款,但若按照常規的借款程序,企業需要有抵押物。當前中小裝飾企業的固定資產大部分為流動性施工設備,土地和房屋構筑物少,因此缺乏可以用于抵押的資產。加之銀行的貸款標準很高,企業要向銀行貸款,如果沒有不動產的抵押,就要有第三方提供擔保。由于無法提供有效的資產抵押或合格的擔保人,不少企業難以得到銀行免抵押、免擔保的貸款支持。” 他說,“另一方面,如果依靠民間借貸,龐大的利息支出對企業來說又是一個沉重負擔。”
一家企業、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政策和金融的翅膀。在李杰峰看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的融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是企業經濟增長最持久的源泉。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使各種資金來源和資本配比保持合理的比例,既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高經營績效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他表示。
同時,由于中國裝飾有特殊的所有制結構——“國字號”背景,相比其他企業,中國裝飾更有優勢把握市場機遇,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于為行業服務的理念,也由于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中國裝飾開始涉足金融。在保證自身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幫助其他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行業金融應運而生
2013年8月29日,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首個資金服務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在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成立,李杰峰勇挑大任,擔任委員會主任。該委員會成立的宗旨便是拓寬融資渠道,幫助裝飾企業解決部分資金需求。
“對于我們行業來講,除了不動產等抵押物外,企業資質也有很高價值,很多企業都擁有雙甲級資質,如果重組、盤活或者出賣股權,其價值不菲。但銀行對此并不了解。”他一語中的。
如果可以用資質代替普通貸款所需的抵押物,就會有很多企業因此受益,可以解決不少無抵押、無信用擔保企業的資金問題。但這需要銀行為建筑裝飾行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
為此,李杰峰奔波了一年。
被問及當前有哪些適合裝飾企業的金融產品,李杰峰如數家珍。他表示,針對材料費用占比高的問題,北京不少裝飾企業已開始使用銀行承兌匯票。在裝修材料支付期限來臨時,銀行可先幫助企業支付這筆費用,雖其屬于短期票據,時間僅3—6個月,但也解決了不少企業的資金周轉難題。“未來研究院還想在設備租賃方面有所嘗試,希望可以做成按揭付款這種類型。”他說。
此外,自金融委成立以來,許多企業踴躍報名,加入這支隊伍,以獲取共贏。“金融委的專業性使得銀行在授信審批時,給予更多的額度支持,同時,銀行也提供了適合行業特色的金融產品。”他表示。
數字最能顯示他一年的成果。截至目前,金融委共有成員48家,其中主要成員便是資金壓力大的中型規模企業。一年的時間,他們共解決了30多家企業的20多億元資金問題。
而這一切成果都超出了李杰峰的預料,也給足了他繼續走下去的信心。
除了金融委主任,李杰峰還有另一個身份——建筑裝飾行業金融科學研究院院長。
去年底,中國裝飾被協會授權,共建“建筑裝飾行業金融科學研究院”。“在未來工作中,中國裝飾將依靠該研究平臺,針對裝飾行業特性、發展趨勢、國家政策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的研討,制定出與裝飾行業特性相符的投資金融方案,繼續推出為裝飾行業量身打造的金融創新產品。”他說,“這是中國裝飾的目標,也正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未來隨著金融委和研究院的成熟,中國裝飾還將與地方裝飾協會對接,把北京的經驗復制給其他地方。
W酒店內景
打造獨有的行業金融品牌
在行業同質化的今天,金融服務也成為中國裝飾特有的標簽,是區別于其他裝飾企業的重要特點。當前傳統裝飾行業發展立足點始終圍繞終端施工市場,但是中國裝飾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是裝飾行業所亟須的金融衍生市場。
“中國裝飾經過30年的發展,具備得天獨厚的品牌價值優勢及所有制結構優勢,擁有雄厚的外部資金支持,以及龐大的銀行授信支撐。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份難得的企業資源,利用裝飾行業巨大的資金需求,積極尋求金融商機與資本運作空間。”李杰峰表示。
按照中國裝飾未來的布局,金融服務是重頭,將占據全公司50%的份額。這是中國裝飾由傳統施工承包商轉向專業的綜合服務商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中國裝飾完成產業升級,創新盈利手段的重要渠道。
與此同時,中國裝飾目前已在香港注冊成立了中國裝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未來將依托該子公司打造全新的中國裝飾投資管控平臺,突出香港控股公司在投資管控的重要管理作用,著力將該平臺打造成為公司集團化管理平臺中最為核心的部門。
中國裝飾今后的下屬各部門、各二級單位、各大基地的經營運轉、各大平臺進展推進及各項對外投資計劃,皆由該平臺全面掌控。
除了投資管控外,該平臺將作為集團業務監管司令部,全面負責公司戰略的制定、風險管控,為多元化戰略布局的深入實施提供重要參考,以及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全方位的預警、預測、預算。
與此同時,李杰峰的心中正在勾畫一個更大的藍圖。
建筑裝飾行業金融科學研究院的成立給了中國裝飾一個很好的機會,也給了它一個實現大跨越的平臺。“企業可以使用富余資金成立裝飾行業銀行產業基金,實現行業的跨越式發展。該計劃由中國裝飾主導發起,以裝飾行業大公司為主體,預計股東成員為二十余名。”李杰峰規劃著自己的設想。
同時,隨著國家層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大力推進,這一新的融資方式逐步滲透到各個行業。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李杰峰正帶領團隊欲打造屬于裝飾行業的互聯網金融。
而憑借這些,中國裝飾也正朝著“裝飾行業首屈一指的綜合服務運營商”這一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