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這事還得看徐輝義——徐輝義41年中建路
“在中建四局安裝公司17年,到局里面18年,再加上從2005年到2010年在中建總公司上海辦事處,整整41年。”徐輝義對他在中建的歷程如數家珍。對于這個培養了他奉獻了大半生的企業,徐輝義非常有感情。
1949年,徐輝義出生于湖北武漢,是家中老四。由于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兄妹六個皆靠母親幫人洗衣縫補拉扯長大。1969年中專畢業之后,徐輝義被分配到了中建四局安裝公司。中建四局位于貴州,在那個歷史時期,主要為國家的三線建設服務。三線建設指的是自1964年開始,國家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很多項目都在大山溝里面,甚至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里。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徐輝義從鉗工到修車,從調度到安裝,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一干就是17年。1986年,徐輝義從安裝公司副經理的職位上被調往中建四局,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機。
在出色地完成了中建四局在貴州的一棟木質三層辦公樓門前拆除項目后,他被調往當時的中建四局經營處,并開始逐漸展現出他在市場開拓方面的能力。“那時我們要承建廈門一個臺灣的正新橡膠輪胎廠,十萬平米的廠房和設備安裝,合同細節都談好了,臨了甲方卻突然提出一個條件——必須把徐輝義留下。局長權衡再三,最后決定答應對方的要求,這也就有了后來的中建四局廈門分公司。”
在廈門分公司擔任總經理的10年是徐輝義職業生涯中提升業務能力,積累企業及項目管控能力的關鍵十年。一方面,在當時眾多的外資項目中,他積極吸取對方先進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嚴控成本,提高效益,創造了當時中建四局里的十五個第一,使廈門分公司成為當時中建四局中效益最好的一個分公司;另一方面,徐輝義沉穩務實的性格、過硬的專業技能、一絲不茍的辦事作風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業務量逐年攀升,廈門正新橡膠輪胎廠、佳通輪胎廠、臺灣翔鷺滌綸廠、日本FDK、林德氣體、香港恒通大廈、廈門世貿大廈等項目都是由他一手攬下。
“1990年到廈門對我的人生來說算是一個重大轉變,這10年是中建四局培養了我,是市場造就了我,也使我最終能站在中建四局這個更大的平臺上。”2000年,徐輝義成為中建四局局長。
新的世紀,新的崗位,徐輝義敏銳地覺察到了在洶涌的市場經濟大潮之中,貴州閉塞的區位將嚴重地影響四局的進一步發展。在征得上級同意后,2002年春節剛過,徐輝義就帶著兩個人,在廣州的一個兩室一廳開始了他們的搬遷準備工作。清除銀行債務、資產遷移、裁員分流、下崗安置,還要把同期正在進行的生產經營工作和項目施工維持正常運轉,龐大的工作量讓人光是想想就望而生畏。但已經年逾五旬的徐輝義一聲不響地做下來了,蕪雜的債務問題他做下來了,公司的正常運轉他做下來了,下崗分流他也做下來了。當他帶著一個全新的、年輕的、高學歷的、報表干凈的、業績突出的中建四局來到廣州時,四局人對徐輝義豎起了大拇指:“這事還得看你徐輝義。”
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徐輝義從廣州調往中建總公司駐上海辦事處任主任、黨委書記。走到哪干到哪的徐輝義二話沒說,一手抓黨員先進性教育,提升企業凝聚力和戰斗力,塑造企業文化和公司形象;一手抓經濟效益,配合中建總公司整合中建總公司在上海的各設計機構,裁冗聚精,做大做優,配合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又先后完成了一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大工程,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五角場萬達廣場、閔行仲盛大廈、旗忠網球中心、華為上海研發中心等,把上海辦事處打造成了中建總公司在滬的一張靚麗名片。
“我這41年的經驗就是,組織上把你放在崗位上,什么話都不用講,把事情做好,人家就會說這小子還行。”正是這種踏實質樸的工作態度,成就了徐輝義41年輝煌人生,也成就了他花甲之年與瑞和的這段“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