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軟裝概念系統的設計——戰地風格
1、入口穿過拱門,房主一組群雕,該雕塑表現的是三大戰役之一遼沈戰役其中的最后一戰——黑山阻擊戰的“一0一”高地戰門。28師的一個團僅剩的6個戰士,在團長的帶領下冒著炮火向敵人發起最后的沖鋒。這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極其艱苦卓越的戰役。雕塑的背景是有黨徽黨旗組合的鍛鐵雕塑,更好地詮釋了光榮這個概念。1:1仿制的沙袋彈、藥箱、機槍以及由汽油桶改裝的集束炸藥投擲器是由當時華野方面軍自己創造,這個曾在淮海戰役中大量使用。光榮大食堂這幾個大字是由銅板鏤空字體打上夾谷柳丁。
光榮大食堂 牌匾
2、就餐A區主要展現解放戰爭主題,整個用餐區家具用粗獷的老榆木制作,配以坑道沙袋的戰門場景,機槍彈藥全部采用1:1模型制作。墻面配以反映那個時代的墻體油書彩繪——崢嶸歲月,餐桌的配件為30-50年代流行的老物件仿制品,在墻體彩繪下放置一排仿真藥草湯和濕地草坪,以及60炮仿制模型,再現百萬雄獅渡江情景。
就餐B區主要展現人民志愿抗美援朝這一主題,家具用老榆木配合方管制作,餐桌上面放置美浮燈、馬燈 搪瓷缸、煤油、畫報和“當”天的報紙(菜單)等具有時代代表性的物件,墻面上放置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場面的老照片墻以及各種標語。
光榮大食堂 就餐A區
光榮大食堂 就餐B區
3、選餐區頂面圍擋部分用一幅幅戰爭時期保留下來的場面照片印制在油書布上呈單曲面掛置,次序圍擋用老船幕捆制裝置藝術形態體現,選餐區背景墻上掛著涌竹編圓匾和門立裝飾,頂上吊著那個時代的吊扇。點餐的布告欄上,放著烙饃、棒棒茶、菜煎餅 、窩窩頭等美食圖片。
4、墻面裝置
墻面架子上為民國時期的老畫報、燈具、電話等。睹物思人,追憶舊時的榮光,大型墻面為城市攻堅戰與大型戰役的油畫,下方陳列仿真的兵器,榴彈炮、高炮、坦克、機槍等。
整個餐廳都點綴了綠色植被,為戰地風光添加了生氣。
光榮大食堂 墻面
四、內外建筑的結合
光榮大食堂的內部設計與它的外建筑有著一定的聯系,室內的入口我們設計成建國后的室內場景,墻上紅旗蘊含了新中國建立的喜悅,與外建筑的紅旗飄飄、建筑上的“大好河山”相互呼應。當顧客進入餐廳內部,1:1仿制的各種機槍、炸藥包、門口雕塑、墻上的壁畫、掛飾等,讓顧客仿佛置身于當時的三大戰役中,再現當時的崢嶸歲月,百萬雄獅渡江情景。餐廳里面的所有的一切,詮釋了“光榮”這個詞。里面墻面的拱門,拱窗的設計,來源于外建筑的設計風格,讓整個餐廳,既可以再現當時的抗戰戰役,也不失與外建筑的聯系。
光榮大食堂 外景
五、結束語
我們的生活由各種部分組成,除了休息這個重要的部分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吃”。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們就餐的同時享受好的心情,而餐廳又是“吃”的重要環境之一。當今社會發展迅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有了新的理解,在就餐的同時,開始追求享受食物的美味的同時,也要享受整個就餐過程中的環境。本案是以戰爭年代為主題性的特色餐廳,是結合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一體的餐廳,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相信今后像這樣有特色的主題餐廳會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歡迎。
(作者單位:蘇州柯利達裝飾股份有限公司事業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