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私人訂制”的漩渦
家是堆砌記憶的載體,是家人生活、娛樂、交流的場所。越是簡單的硬裝越能給每個家的獨有記憶留出空間,讓生活的痕跡成為每個房子獨特的味道,這個味道就是以人為本的實用性。優秀的設計師能夠讓在客戶的要求下,走出“私人訂制”的漩渦,從實用主義出發,將家里的物件與生活牽引,逐步豐盈空間的設計,讓房子不再是房子,而成為一個充滿故事的寄托。
隨著“私人訂制”火爆熱映,近年來,以私人訂制為“賣點”的室內裝飾設計服務成為行業里爭奪市場的法寶,而在李展海眼中,室內裝飾設計的私人訂制有另外的解釋。
“以私人訂制的來說,需要訂制就是有問題需要解決,你通過什么方式挖掘到根源并去解決。比如律師的家,要有一半辦公室功能,而運動愛好者的家,需要有訓練場地。在哪個位置把需要的功能設置出來,通過什么方式去實現,就是設計師要做的?!?/p>
當記者以自身為例,提出需要一個運動空間時,李展海細想片刻,給出了設計方案:“運動愛好者的家,可以擴大陽臺壓縮客廳,陽臺稍微擴大一點,就能夠成為一個迷你的茶室,客廳選小尺寸的家具。書房保留書房的功能,可以訂制一套家具,簡單的配置,多樣的功能,而且在需要時,可以把書柜或沙發放下來變成床,作為臨時客房。陽臺可以做成一個運動場地,放置一個簡易的跑步機或者騎行臺,霧霾的時候關窗在家可以自己騎車,再加一面垂直綠化的背景墻,這樣不僅滿足了運動的需求,更可以讓你在霧霾天里暢快的深呼吸。”
突破界限方能與“枷鎖”共舞
對于建筑裝飾相關的設計來說,設計師的“鐐銬”也尤其之多:技術的、成本的、文化的、語境的、采光通風的、方便使用的,還有一大堆的潛規則——而大家對這種“舞蹈”的期望值也尤其之高。
一部分設計師也許有些悲觀,因為“鐐銬”等于不自由。人人都渴望自由,但如果讓你在一片什么都沒有的曠野上設計一座沒什么功能要求的建筑,你能做得出來嗎?你腦子里會冒出一萬個不成形的想法,然后把你帶向無盡的迷茫。
一個訓練有素的設計師應當有一種本能,是在審視了設計條件的種種限制之后,腦子里馬上就能出現一個大致的方案,在余下設計周期里,無非是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不斷的推敲而已。而這種本能,本質上說就是如何回應和解決問題,或者用行話說叫“與環境對話”。每個人對待問題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設計也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樣式,但總而言之,限制條件是構成設計的關鍵因素?!叭绻麤]有‘鐐銬’,我們未必跳得好舞?!崩钫购1硎?。
2012年,北京望京金茂府正式開門迎客,在廣渠門金茂府8大科技系統的基礎上,望京金茂府突出綠色理念,涵蓋了“天棚毛細管網輻射系統”在內的“12大綠色科技系統”,這在當時是一個大膽的嘗試,綠色技術和建筑裝飾設計的首度大面積融合。
不同于傳統高端住宅專于奢侈材料的堆砌和國際名牌的拼接,金茂府開始回歸對于業主真正居住細節的考量。天然石材和名貴木材的應用不再是為了輝煌的外表,而是從客戶的真實需求出發,尊重業主真正居住的每一個細節。
然而正是這種選擇,讓金茂府成為了當時地標式的住宅區,甚至成為眾多影視劇的取景地。相關媒體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禮贊曰:“金茂府之前,北京從未如此溫潤”,金茂府也成為了設計師與“鐐銬”和諧共舞的結晶。
在常人看來,優秀的設計師必須有天分,對美有感悟、對人文有領悟、對流行敏感、有商業意識、有理念、有主見,有專業水準。設計師的發展前景肯定是好的,當下就是一個設計新時代的來臨。
時下,設計師經過企業的打造,會被抹去很多棱角做商業設計,而沒有太多發揮的余地,一個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會經歷成本、空間、時間、地域、人文等等諸多的限制,這也成為了“戴著‘鐐銬’跳舞”的詮釋,然而設計師這個群體中卻不乏長袖善舞的能人,突破重重的阻礙最終尋得“與‘鐐銬’共舞”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