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華更新的個性簽名是:“專注”,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如今的他已經是一家企業的老板,他也會說自己運氣好,但是一個時代造就的幸運,沒有六合彩式的,種種嘗試,不畏艱難,時間給了他機會,他心無旁騖的牢牢抓住了。
公司成立五年多,如果有人問他,五年前你到底有多不容易創建了標卓,他使勁想也說不出什么,我想他思考過后只會說自己心大,不會記得這些,只想著以后怎樣讓標卓更卓越。
標卓裝飾董事長李本華
伙伴
說到企業,李本華最多談及的詞匯就是“伙伴”,他一直強調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2001年底李本華帶著身上僅有的200元錢來到成都,“除了租房和買了二手自行車后,只剩下60元,每天中午就吃一碗的面條,但當時很興奮”,成都對于當時的李本華來說,是個大城市,他并沒有當下年輕人的浮躁,這樣的花花世界激起了他不斷學習的決心,他希望能夠在這里找到一條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道路。
“在3年的時間里我換了3家公司,做的都是些家裝,覺得這個行業最嚴重的是和客戶之間的信任問題,當時蠢蠢欲動想要創業。”也是因為自己能力的不斷提升,三年的時間,李本華已經不滿足于當時轉包的工程設計,在2004年他就到了一個專業做辦公室空間設計的公司,服務的基本上是外資企業,“那時基本上沒有休息加班很多,因為我們服務的企業都是非常注重時間觀念的,工作之余就去購書中心學習,那時還買不起幾百元一本的設計書籍,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天”。就是這種真誠與執著,李本華在6年的時間學到了很多,也發現了很多,經歷過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讓他看到了一家企業是如何成長的,也認識到了團隊協作對于工裝這個行業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成立一個團隊,擺脫這種什么事情都由老板親力親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