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深刻變化的時代,不斷改革創新是國家進步的靈魂,也是企業適應時代變化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作為我國整體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都具有決定性作用。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對技術創新的重視與否不僅直接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還將對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在過去的 10 余年中,建筑裝飾行業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在看到建筑裝飾行業未來無限發展空間的同時,社會公眾還清楚地看到了建筑裝飾行業的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在傳統意識中,建筑裝飾行業就是一幫泥瓦工、木工,制造著 100 分貝以上的噪音重度污染,晝夜辛勞地緊張忙碌的行業。在社會公眾的印象中,建筑裝飾行業就是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不論是與航天、導彈等高新產業相比,還是與軟件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等新銳產業相比,建筑裝飾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都有所不及。
在今天,“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高速發展的建筑裝飾行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和印證。建筑裝飾百強企業作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基于國家政治、經濟形勢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思路,提升企業自主研發以及創新能力,從最開始的靠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來發展經濟逐步轉變為依靠技術創新來實現企業經濟的增長。
(一)建研發中心,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沒有投入何來產出,何來經濟效益?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建筑裝飾百強企業下足血本,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一流的研發中心,引入先進的技術和高端人才,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持續注入新鮮血液。
“持續進行技術研發,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這是金螳螂在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時得到的評語。多年來,金螳螂始終堅持加大施工設計的研發投入,用實際行動引領建筑裝飾行業的科技創新。2008年金螳螂投資 2 億多元,在國內率先建成了 10 萬多平方米的木制品、幕墻生產加工中心,通過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帶給客戶工程質量的全面提升、施工周期的大幅縮短和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裝修”。2009 年,金螳螂為實現設計和施工的緊密結合,建設和完善了 3 萬多平方米的設計研發中心。2010 年,金螳螂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收集、整理、研發各類工藝、工法,為公司設計、施工、投標等提供技術服務;設立了專項研發基金,制定研發課題,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工作,鼓勵創新,并通過電子簡報、成立展廳、申報專利等形式不斷推廣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依靠科技創新來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2012 年,金螳螂又成為行業內首家獲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業。
亞廈股份是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首家被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亞廈股份通過實施“科技領先”的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起企業的科技創新體系,促使科技創新成為亞廈股份的核心競爭力。2010 年,亞廈股份投資 6224 萬元建成建筑裝飾技術研發中心項目。近年來,亞廈股份依托對建筑裝飾技術研發中心項目的不斷投入,對工法研究、技術研發和專利發明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持續將技術成果轉化為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深裝總于 2011 年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中心機構建設包括工法研發組、專利研發組、成果與標準申報組、材料研發組及測試分析組,配置的相關職位有技術研發工程師、專利研發工程師、成果與標準申報專員、材料研發工程師、測試分析工程師等。中心擁有專職技術開發人員 50 人以上,其中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的人員占 10% 以上,具有中級職稱和碩士學位人員占 30% 以上,同時還聘請從事研發工作的外部專家 2 人,組織中心技術人員同海外技術工作者交流達到 10 余次。
首都國際機場 T3 航站樓 深圳市深裝總裝飾工程工業有限公司承建
(二)工藝、工法的創新增加企業技術實力
要想真正做到技術創新,持續的研發投入只是企業提升技術創新實力的一個重要部分,產品生產方法、工藝上的改進和再創造對于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實力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物質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減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過引入先進設備和工藝,降低了成本。企業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其創新的能量,就一定能在市場中擊敗對手,占據優勢地位。
截至 2012 年末,亞廈股份立項的研發項目合計 116 項,共取得 4 項發明專利、6 項軟件著作權、40 項實用新型專利、8 項外觀設計專利,目前正在申請的有 5 項發明專利、7 項實用新型專利、4 項外觀設計專利。
2012 年,深裝總獲得 14 項實用專利證書,3 項工法被評定為 2012 年度廣東省省級工法。深裝集團一直把持續技術創新當做企業發展的重心,僅 2012 年,深裝集團就獲得 7項 2012 年度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示范工程,5 項科技創新成果,另有 10 多項企業創新記錄榮獲深圳市和廣東省企業創新紀錄。2013 年春天,深裝集團科技創新迎來“開門紅”,榮獲 3 項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標志著深裝集團的專利技術管理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
建藝裝飾近年來不斷加快技術創新的腳步,加大技術積累力度,持續提高整體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和工程技術含量,并通過各種形式尋求社會對技術水平的認定,在 2013 年獲得 4 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發明專利的技術含金量非常高,是各級企業技術競爭的“焦點”。2012 年,中建三局裝飾編制申報的《石材色差分析系統及避免石材色差的施工方法》成為其獲得的首個國家發明專利,這是其核心技術實力的體現。
2012 年 11 月,北京弘高建筑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簡稱弘高裝飾)編制完成《建 筑裝飾裝修工程室內吊頂反支撐技術規程》(QB/HG02-2012);12 月 20 日,弘高裝飾的《樹酯型崗石地面密封鋪裝工法》獲批北京市級工法;2012 年末,7 項專利獲批。
2012 年 10 月,愛得威 21 項技術分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 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 15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海外裝飾一直鼓勵創新,重視技術研發、推廣和應用,形成了以科技部為核心、呈樹狀分布的技術網絡體系。近年來,海外裝飾技術創新工作在專利申請、工法編制、課題研究及獎項申報等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發明專利 2 項,實用新型專利 5 項;自行編制多項施工工法、工藝,其中獲得省部級工法 1 項,22 項施工工藝規范被納入中建總公司編制的裝飾板塊。公司總結提煉的 41 項施工工藝標準涵蓋了裝飾行業的所有施工領域,超越了國家驗收標準,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三)技術創新促進裝飾百強效益提升
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行業的前沿,發揮著領頭羊的作用。在479 個 2012 年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示范創新成果中,有 376 項來自于 2012 年度的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占據了 78.5% 的份額。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示范工程一共 465 項,其中百強企業占據 344 項,占比 73.98%。
對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把握創新的主動權,把握市場機會和技術機會,不斷提高創新水平,走出一條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創新之路,使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我們相信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將一如既往地開拓創新,為推動建筑裝飾行業在技術創新領域的發展增添持續的動力,為國家的技術革新帶來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