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小產權房轉正”的猜測再度甚囂塵上。隨后,在北京、深圳等地區的小產權房一日竟然上漲了1000元,聞風而動的一部分購房者因房價實在太離譜,承載不了一家人的都市夢,而選擇了小產權房,希望有一個固定、安穩的家;還有一些人懷著投機的想法購買了小產權房,期待著利好的政策一出,賣掉房產,賺上一筆。
11月22日,國土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的緊急通知》,北京拆毀了一些在建的小產權房項目,這一舉擊碎了很多人渴望一個固定安穩的家的夢想。
據統計數據顯示,到2010年,國內小產權房建筑面積已高達60億平方米。在近三年中,小產權房也在不斷的增長。小產權房能夠有如此大的存量以及潛在的增量市場,這確實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在中國房價高速飛漲的今天,一些人確實因為高額的房價買不起大產權房,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存在巨大風險的小產權房,最后利益得到巨大損失。
從另一方面來講,小產權房在國家已經存在了10多年,但卻屢禁不絕,這說明背后存在著巨大的利益鏈,開放商、村委會,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在小產權房項目中必然得到了相應的利潤。房產項目的開發、建設需要嚴格的層層審批、各個環節環環相扣,若每個環節都監管到位,則必然不會有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