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民財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新開發的樓盤中精裝修或全裝修的比例,全國平均水平約為8%,遠遠低于發達國家80% 的水平。
可以預期,我國商品房精裝修的比例將逐步上升,樓盤整體精裝修產值相對于公共建 筑裝飾將保持更高增速。原因如下:
其一,政府鼓勵。住宅全裝修屬于住宅產業化、工廠化、預制化的發展框架,符合節能環保和重復利用的產業調整方向。未來建筑結構體系、圍護體系、內裝體系將分別通過工廠預制完成,而住宅整體標準化精裝修是中一個必不可缺的環節。
其二,業主認同。購房后迅速入住減少等待期,免于花費時間和精力參與后期裝修,提高了業主的消費收益比;在購房時可以對樓盤整體質量和室內外環境進行綜合評比,提升消費體驗。日本、香港住宅產業發展史展現的精裝比例逐漸提高并穩定在 90% 以上證明業主一旦接受住宅精裝的消費意識,對其認同將是長期穩定的。
其三,開發商積極參與。住宅整體裝修可以和土建進行同步設計,免于后期業主對建筑結構的改動,提高建筑整體安全性;由于標準化施工,在沒有顯著增加施工時間的同時又額外獲取了部分住宅精裝修利潤,激勵開發商參與并推進住宅整體精裝修的進程。住宅全裝修的弱點在于相對缺少個性展現,高端業主選擇的物業(例如獨棟、別墅)將會更多采用獨立裝飾的模式。此外,住宅建筑一次性裝修現狀還缺乏系統的行業規范標準,建筑設計和裝飾設計不同步,業主需求考慮不足,售后質量維護保障體系不健全等缺陷,將是需求增長中潛在負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