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協:優化服務,推動產業集約化、規范化發展
2011年,浙江家協對自身服務進行進一步優化,積極發揮行業引領者、監督者、助推者的作用,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推進區域產業集約化發展。協會和蔣鴻源理事長個人2011年雙雙榮獲中國家具協會頒發的中國家具產業集群突出貢獻獎。繼中國家具協會授予安吉“中國椅業之鄉”的稱號后,2007年中國家具協會正式授予玉環縣“中國歐式古典家具生產基地”稱號,2011年中國家具協會正式授予海寧“中國出口沙發產業基地”稱號。在2011年10月14日舉辦的中國家具產業集群和特色區域發展會議上,杭州市經信委李竹強處長代表杭州市人民政府,向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遞交申請授予中國辦公家具產業基地的報告。在后續的工作中,協會將會配合各方做好申報考察、考評、授牌等工作。
二是制定行業規劃,參與標準起草。2010年12月,協會在第四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發布了浙江省家具行業“十二五”規劃,即實施“211工程”——至2015年末,全省家具行業完成年產值2000億人民幣,年出口100億美元,年利潤100億人民幣的目標。2011年8月,《折疊式會議桌》等11項家具國家(行業)標準研討會在杭州召開,協會、省家具與五金研究所和行業專家共同參與了標準的制定。按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浙江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的要求,協會2011年還配合編寫出版了《2011年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競爭力發展報告》等,介紹浙江省家具行業的發展現狀。
三是開辦高端培訓班,培養二代接班人。為了解決家具企業接班人的問題,把“富二代”培養為“創二代”,協會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和浙江農林大學聯合創辦了第一期浙江省家具企業高端培訓班,由浙江農林大學和浙江省家具行業協會共同頒發了學業證書。
本期培訓班有三大特點。第一,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課程設置涉及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適合接班人短期內速成提高。協會特邀講學的全是一流的中國家具界名家,如臺灣運時通家具集團董事長陳燕木、臺升集團高級顧問許耐煩、顧家家居總裁顧江生和副總裁劉宏、方太廚具總經理蔣志平、深圳家具研發院院長許柏鳴、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彭亮和劉曉紅博士、浙江農林大學馬掌法教授等行業精英。他們的講課深入淺出,實用易懂,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第二,創新教學模式。學員深入企業進行考察、體驗、對話,先后參觀了圣奧、星瑩、方太等一流企業。第三,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學員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一大批準備接班的同齡人匯聚在一起,形成年輕代社會人際資源,使他們的思維進行激烈地碰撞,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是成立專家評審組和浙商名家具品牌聯盟。后金融危機時期,不少企業處在外銷吃緊、內銷無路的糾結狀態,協會及時成立了專家評審組和浙商名家具品牌聯盟,幫助企業抱團出擊,占領國內市場。評審組免費對產品進行評審,確定新產品定位,提出改進意見。評審組先后對榮業、圣奧、巨桑、金鄭、萬華、博洋等企業的新產品進行了診斷和評審,受到企業歡迎。浙商名家具品牌聯盟先后在東莞名家具俱樂部、利豪、富得寶、巨桑等機構和企業開展推廣活動,協會還組織浙商名家具品牌聯盟成員赴江西宜春家具市場招商會以及第六空間合肥招商會進行集體招商,幫助企業拿攤位和展位。
經歷了2011年的風雨飄搖,面對形勢同樣嚴峻的2012年,浙江家具人將迎來更多的考驗。為此,浙江家協理事長蔣鴻源表示,應建立賣場、生產商、經銷商的利益共同體,進一步規范市場管理,合力降低營銷成本,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在促進家具消費市場繁榮的基礎上,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