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其他 > 正文
佛山陶瓷產業升級再思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郭榮村  時間:2013-04-09 14:41:0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陶瓷產區的變遷,佛山這位老大哥固若金湯的地位卻因各地后起之秀的不斷冒出和國際品牌的沖擊以及09年經濟環境的影響而搖搖欲墜,不復當年之雄壯。

  企業現狀:

  佛山陶企轉移后遺癥:水土不服重復建設成困局

  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陶坊)董事長毛靖華正在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公司 “起死回生”。這家有著10年歷史,被稱為中國仿古磚“四大品牌”之一的公司,剛在經銷商大會上豪言“2011布局中國”后,便在2010年12月中旬轟然倒塌。

  “造成企業倒閉的原因有很多,但產業轉移重傷了元氣也是重要因素。”2011年1月10日,一位熟悉圣陶坊的人士向記者表示。佛山陶瓷轉移的后遺癥已經越來越明顯,水土不服、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環境污染……一系列問題正在考驗著從佛山走出去的、遍布全國的陶瓷企業。

  水土不服成大礙

  或許在一開始政府主導的產業轉移中,圣陶坊已經意識到遠遷外地將是一次傷筋動骨的變革。也因此,圣陶坊多次拒絕搬遷,以至于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釘子戶”。

  對于眾多外遷的佛山陶企來說,遠遷外地首先面對的就是水土不服的問題。“企業搬遷后會遇到多種困難,文化背景不同,水電交通不配套等等。”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告訴記者。

  較早主動外遷擴張的陶瓷大鱷新中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在外遷中一直很順利,沒有遇到過什么問題。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陶瓷界人士則向記者透露,新中源早年在四川夾江的生產基地同樣遭遇過水土不服的問題,新中源在佛山的模式無法復制到夾江,使其“多品牌策略、營銷代理制和面向全國市場”的模式受阻。

  而一次性拿地超過3000畝的順成陶瓷在湖南臨湘的投資項目--臨湘兆邦陶瓷也在去年11月傳出回遷廣東的消息。雖然最后證實只是回遷部分仿古磚的生產線,但企業在當地遭遇的運輸困難、政府承諾不能兌現,乃至征地難題等也在困擾著企業。

  “近年來,由于工作原因接觸不少政府的建陶產業招商,到訪過不少新興建陶產區,對不少地區的軟環境真是不敢恭維。不少佛山陶企在外省被搞得焦頭爛額的事,時有聽說。”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在一篇名為 《有感于臨湘兆邦陶瓷回遷廣東》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有分析認為,雖然中西部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都較沿海便宜,但是適合營商的軟環境卻沒有形成,基本的硬件設施也不完善,使得企業發展面對諸多困難。

  事實上,從2009年開始,佛山陶瓷企業遠遷中西部地區的數量已呈減少趨勢。更多外遷企業選擇把工廠安在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廣東清遠、肇慶或者是廣西。尹虹也表示,目前佛山陶瓷轉移的目的地縮小至廣東或者周邊。

  重復建設產能過剩

  “政府只想著把企業招進來,至于產能會不會過剩,他就不管了。”上述不具名陶瓷界人士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2007年建筑陶瓷磚產量為50億平方米,2008年達到55億平方米,2009年則突破68億平方米,2010年料突破70億平方米。而國內實際年需求量只有大約40億平方米。

  另據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近日對全國1084家規模以上陶瓷磚制造企業的數據統計,2010年前11個月陶瓷磚總產量73.6246億平方米,比2009年同期增長21.5%。估計2010年全年的總產量將接近80億平方米,占全球總產量的64%左右。

  產能過剩的背后,企業外遷導致的盲目擴張是重要推手。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除西藏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幾乎都上馬了陶瓷生產線,除佛山、淄博、夾江、晉江等傳統陶瓷產區外,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遼寧等地新興產區不斷涌現。自佛山提出陶瓷轉移調整以來,3年時間佛山陶瓷企業在全國各地投資超過300億元,占地4萬多畝。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高安明確表示 “打造中國建陶企業最大集群基地”,從2007年創建以來,一共引進了56家企業在基地落戶。其中投資上億元企業有16家,5億元以上企業8家,投資總額達120.5億元。僅高安一地去年一年就新增生產線60余條。甚至有人指出,高安已經對佛山的陶瓷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

  全國在去年究竟新增了多少產能,目前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有分析認為,如果不是去年下半年各地掀起的拉閘限電潮,限制了部分產能,整個產業的產能過剩肯定更加嚴重。

  但是這些過剩產能已經導致企業大打價格戰。東鵬瓷磚和西門子甚至聯合推出了“購買東鵬瓷磚產品,加1元換購西門子家電冰箱”的優惠活動。2010年下半年,陶企經歷了比金融危機時候還嚴重的“極寒”。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政府要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轉移,轉移之后如何讓企業健康成長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環境污染引人憂慮

  除了企業和產業自身的發展,搬出去的企業又在重復佛山時的環境污染老路。

  “我走過湖南、河南等很多產業基地,他們的排放標準并不比佛山好多少。”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煤氣比天然氣的價格要低,而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仍然在使用煤氣,生產條件并沒有多大的改觀。

  這意味著,因污染環境而搬遷的企業,仍然在繼續污染環境。據陳帆透露,有豐富天然氣資源的四川夾江陶瓷基地,目前還有大約一半的企業在使用煤氣。

  江西高安基地目前已經開始了針對陶瓷企業的環境整治。2010年6月,高安市下發了《高安市陶瓷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重點對陶瓷企業的建設項目管理、規范項目建設和規范運行排放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要求。

  而據一位在高安工作的陶瓷業人士透露,目前基地的空氣質量已經沒有原來好了。因為“即使每個企業都達標,但是密度太大,仍然會影響到環境。”

關鍵詞: 佛山 陶瓷 產業升級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