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家園敗走原因
總部配貨制脫離市場
致消費者流失
東方家園區域采購經理馬女士說,作為采購經理她對沈陽消費者的需求非常了解,但往往消費者需要的貨卻無法采購,總部經常會配送貨物,沈陽店必須接收沒有選擇權,外地產的貨物在運費、時限等方面都存在劣勢但也沒辦法。
更要命的是,總部配送的不少商品不符合沈陽消費者的審美和消費習慣,經常賣不動造成大量積壓,所以光顧東方家園的消費者越來越少。
用人狠致員工怨聲大
有人連續加班36小時
“東方家園加班如家常便飯。”一位員工說,在她入職的這幾年,每逢重大節假日從未休息過,加班換來的是銷售額提升,員工卻沒有得到一分錢加班費。
“我曾經連續加班36小時。”一名做銷售的員工說,36小時里都在店里待著,沒有顧客的時候在角落里打個盹,有顧客來了接著賣貨。
總被拖欠貨款
供貨商不愿加大供貨量
對于東方家園經營不善的原因,供貨商馬先生也有自己的見解。“(東方家園)資金鏈有問題。”馬先生介紹,東方家園以前也曾拖欠貨款,結款的周期很長,因為這個原因,供貨商們都不愿意加大對東方家園的供貨量。
馬先生回憶,曾經有供貨商直接授意駐守在商場的廠方人員限制銷量,不用賣得多,否則討還欠款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
超市模式難抗衡攤位模式
除了價格戰,東方家園的建材超市模式在傳統的攤位模式前也顯露出不少劣勢。超市模式是抽取利潤點,供貨商賣得越多,交給東方家園的錢也就越多,而一些商場是收取固定租金,進行管理,不管租金有多貴,費用是固定的,多賣出的利潤都收入供貨商的口袋中,兩相對比,供貨商更愿意選擇利潤更高的攤位模式。
同一款商品,在攤位商場中,為了走量價格可以壓得很低,然而在東方家園,因為利潤點的原因,價格低只能賠錢。價格上不占優勢,消費者也被擠到了競爭對手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