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上校答記者問。 李愛明攝
中新網9月27日電 中國國防部27日舉行例行例行記者會,已經加入中國海軍序列的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為此次記者會的絕對焦點。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應了“中國第二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相關傳聞,也解答了有關航母命名、舷號、艦載機、編隊構成等一系列問題。
有關航母問題的回答摘要如下:
回應“中國第二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傳聞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今日就“中國第二艘航母正在上海建造”相關報道作出回應,他表示,這個報道不準確。我們將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通盤考慮航母發展建設問題。
認真研究探索航母編隊構成問題
關于航母編隊的組成問題,楊宇軍說,將根據航母發展建設情況和實際需要,在實踐中認真研究探索航母編隊構成問題。關于航母的部署問題,航母交付海軍后,將繼續開展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后續工作將根據試驗和訓練的進展情況來確定。
遼寧艦主要系統裝備均為自主建造和改裝
面對“遼寧艦”航母所有的裝備是不是都是自主建造的提問,楊宇軍給予肯定回答: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主創新的原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和生產。海軍“遼寧艦”主要系統裝備,均為自主建造和改裝的。
艦載機是在國產飛機基礎上自主研制
對于現在媒體和公眾都比較關心的航母艦載機問題,楊宇軍回答說,航母艦載機是在中國國產飛機基礎上自主研制的,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目前正在按照計劃推進有關工作。
11至15舷號留給國產航母說法不準確
中國首艘航母舷號命名為“16”,之后出現了“11至15是留給國產航母”的猜測。對此,楊宇軍表示,這個說法不準確,因為從17到99之間許多數字也是白的。
此外,關于航母命名問題,楊宇軍說,海軍艦艇的命名有嚴格規定。根據《海軍艦艇命名規定》,航母的艦名和舷號由中央軍委授予。
中國航母改造費用列入國防預算
在被問及建造“遼寧艦”的費用時,楊宇軍說,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建設充分考慮了國家安全發展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包括“遼寧艦”改造在內的武器裝備發展建設費用,都是列入國防費預算的。
中國航母發展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艘航空母艦的順利交接入列,是解放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中國航母發展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這只是中國發展航空母艦邁出的第一步,航母發展建設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