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壇公園——明清兩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
月壇公園地處北京市西城區(qū),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五壇八廟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是首都著名古典園林。園內(nèi)古建為市級文物保護對象。園內(nèi)種植了大量松柏樹木,還有修繕了的古建筑,鐘樓、天門、神庫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
月壇又稱夕月壇。北京著名的五壇八廟之一,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月壇,壇方廣四丈,高四尺六寸,六級。東門外為瘞地,東北為具服臺(殿),南門外為神庫,西南為宰牲亭、神廚、祭器庫。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夜明之神(月亮)的處所。
皇帝祭月在每年秋分亥時舉行,主祭夜明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士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但因歲月的流逝,壇臺已坦蕩無存。建國后,政府對所存古建筑進行修繕,廣植花木,成為一處極富詩情畫意的人民公園。
月壇公園占地8.12公頃,分為南園和北園兩部分。園內(nèi)種植了大量的松柏及婆羅樹、石榴樹、桂花等觀賞樹種,修繕了鐘樓、天門、具服殿、神廚、神庫等古建筑,新建了月壇蟾宮、雙環(huán)映月池、廣寒橋、嫦娥奔月雕塑、天香院、攬月亭、月亭、爽月亭、月桂亭等景點,緊緊扣住了“月”的主題,突出了“月”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