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視點
胡樂樂,中國海洋大學教育系講師,教育研究者
據8月23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新生最近在網上注冊時發現,他們不僅可以選擇“4人間(1300元/年/人)”或“2人間(2500元/年/人)”的宿舍類型,還可以選擇“早睡(23:00前)”或“晚睡(23:00后)”的作息習慣。此外,還有諸如“是否抽煙”、“宗教信仰”的選項,令一些網友驚呼“被其人性化瞬間秒殺”。
我們常說,教育要以人為本,學校要以學生為本。但如何落實,常常沒有具體的下文。這次,廈大嘉庚學院通過人性化的網上選宿舍,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校對自己的關心。毫無疑問,這樣的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做法,自然贏得贊譽一大片。大多數網友對校方這樣的考慮和做法表示贊賞。
現在的新生,都是90后,獨生子女較多,嬌生慣養的也較多,他們往往難以忍受與自己的作息習慣等有太大不同的舍友。將作息等習慣相近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住,一方面有利于減少宿舍內的不和諧,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生活、學習等。
宿舍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人性化的管理,既方便了學生,又方便了管理,所以說,應該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在需要什么樣的舍友方面,加拿大和美國的大學已先行一步。對于宿舍的安排,加拿大的大學一般都沒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只需根據你的承受能力和住宿要求來選擇,比如需要多大的空間,需要什么樣的室友。在美國,許多頂尖高等學府甚至逐漸取消了男女分隔的住宿政策去年,喬治·華盛頓大學宣布,將讓住在宿舍的學生自由選擇室友的性別,也就是允許男女混住。
按理說,宿舍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學生,而不為了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宿舍,真真切切地體現出了學校管理的人性化。而生硬地安排學生宿舍,勢必會造成諸多后續的管理難題。誠如嘉庚學院信息規劃部的工作人員李珊珊所說,“盡可能減少兩人間宿舍因為作息時間差異導致的不和諧狀況。”
所以說,廈大嘉庚學院這一創新性的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選宿舍管理舉措,頗值得在全國高校宿舍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