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高度物質文明,當人們享受著人類社會空前的物質財富時,深切的感受到人類自身生活環境的危機日甚一日,森林資源減少、土地沙漠化、空氣潔凈度減低、水質日漸惡化、臭氧層破壞、地球氣候變暖、各種流行疾病蔓延。因此,資源和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問題。在對待環境問題上,是續繼殺雞取蛋,走向死胡同,還是痛定思痛為子孫后代留條后路,這是人類面臨的生死攸關的嚴峻問題。
環境問題與材料密切相關。199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的概念。綠色材料、綠色產業、綠色產品中的綠色,是指以綠色度表明其對環境的貢獻程度,并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綠色已成為人類環保愿望的標志。
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綠色材料指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這為“環境調和期材料”。
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天然資源和能源資源消耗最高、破壞綠色土地最多、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綠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綠色建材與傳統的建材相比可歸納以下五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
(3)在產品配制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
(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于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阻燃、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
(5)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綠色建筑裝飾材料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做到了發展與環境的和諧,當今與長遠的結合。既滿足現代人更大需求的能力,使子孫后代日子過得更好。總之,建筑裝飾材料的發展、綠色不綠色化,不但關系到建材自身的發展問題,還關系到我國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關系到國計民生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我們要以戰略的眼光、時代的緊迫感和歷史的責任感努力促進各種綠色建材的發展,以綠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適—美觀的建筑和室內環境,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