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認命不信命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于明杰是山東海陽人,出身農家。上世紀80年代,因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人中有不少萬元戶,但于明杰家卻是“萬元債務戶”。那時對農村子弟來說,改變命運的方式只有讀書,所以在學校苦讀的于明杰感到身上責任重大。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所有老師都認為他考上重點大學毫無懸念。但那場高考不僅是決定這位農家子弟命運的重要考試,還是于明杰的一堂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生啟蒙課。
造化弄人。高考前一天,于明杰竟毫無原因地突發高燒,徹夜無法入睡,眼看著天快亮了,好心的同學給了他兩片安定,于明杰一口吞了下去,但他仍舊無法入睡,迷迷糊糊地走進了考場。
在這種狀態下,于明杰開始了高考。第一門考試科目是語文,他把基礎題答完后感到困不可支,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回憶起這個小插曲,于明杰笑呵呵地說:“我當年創造了一個紀錄,成為海陽高考史上第一個在考場上睡覺的人。”高考第一天出現的這種情況,讓于明杰的情緒幾近崩潰。接下來的考試,他死活都不愿進考場,班主任梁老師見狀,索性對他吼了一句:“于明杰,你進去站也得給我站下來!”
眾人眼中的尖子生,竟然以這種方式結束了改變命運的高考。老天仿佛和于明杰開了一個大玩笑,高考前一位算命先生就曾對他說:“你命中注定考不上大學。”高考結束后的那個夏天,于明杰變得少言寡語,一頭扎進自家的地里拼命干農活,他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當農民也行!他拒絕來自學校的一切消息,甚至沒有去學校填報高考志愿。
一個月后,一份山東建筑工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猶如久雨后的艷陽,讓于明杰絕望的心情徹底轉變。原來,是班主任梁老師替他填報了高考志愿。畢業前,梁老師還在于明杰的留言本上寫道:“你是個非常成熟和孝順的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談及這次高考風波,于明杰說:“當時的壓力太大了,我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父親生病,弟弟妹妹都在念書,高考只能一次成功,不可能再有機會復讀。但這也是我人生經歷中最大的收獲,對我意志的磨煉很有幫助,也堅定了我不斷追求生活的信心。人在逆境中成長不一定是壞事,經歷的這些挫折和磨難對于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現在,我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能積極克服,不會退縮或放棄。”
因為有了認命卻不信命的堅定信念,于明杰做到了努力和堅持。他說,命運可以改變,只要足夠努力和堅持。
抉擇:慎重而果斷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1987年,于明杰大學畢業,他沒有辜負父親和恩師的期望,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留校任教。此后幾年的人生道路對于于明杰來說,可謂順風順水。畢業滿一年,他就被提拔為副科級干部。1994年,于明杰28歲,那時的他已經是山東建筑工程學院機電系的黨總支副書記了,相當于副處級干部。在當時山東的高校中,于明杰是最年輕的副處級干部。
一件事情有了好的結果,其背后肯定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于明杰在校任教期間的杰出表現,是他個人努力和付出的結果。他留校后主要做學生的管理工作,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用心,而且往往與別人的思路不一樣,用現在的話來講就叫創新意識強。比如,他建立了一個量化管理系統,該系統被運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效果奇佳,學生的管理工作實現了規范化,也節省了管理中的一些額外費用。后來,山東團省委、山東省委高校工委(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都到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習于明杰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總結的經驗。
在于明杰的思想中,儒家孝悌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至今在他的身上,還是很難分出儒的成分多一些,還是商的成分多一些,他是儒商,也是商儒。他后來辦裝飾企業的時候,還提出了“仁文建筑”“建筑裝飾的思想巨擘”等理念。但當年仕途順利的他,著實在仕途發展和“下海”經商的選擇上費了腦筋。
存在決定意識。于明杰是個孝順顧家的人,要孝敬身在農村的父母,要幫助父母還清巨額債務,要供弟弟妹妹讀書,還要兼顧自己剛組成的小家庭……僅靠工資收入,實在難脫困境。百般無奈中,于明杰開始“面朝大海”了。
最初“下海”時,他利用工作之余賣過掛歷,賣過海鮮。到1994年,他居然把家里的債全部還完了。后來有人問他,你這位副處級干部蹲在路邊大聲叫賣,就不怕丟面子?“我當時還真沒什么顧慮,那時我們處里的同事還常來買我的海鮮呢。在業余時間做這些小生意,也為我后來辦企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于明杰坦然地說。
1994年前后,于明杰就已經接觸裝飾行業了,起初是向別人推薦裝飾項目。在這個過程中,他了解到裝飾工程的利潤非常可觀,后來就嘗試著自己做工程。直到1996年,他才下決心成立裝飾公司,并將公司命名為山東富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于明杰的“第一桶金”是在富達裝飾成立第二年掘到的。1997年初,富達裝飾承接了一項造價近1000萬元的工程——山東航空公司丹頂鶴大酒店裝飾工程,這項工程從設計到施工都是富達裝飾做的,甲方對裝修質量非常滿意。
這項工程完工后,富達裝飾開始擴大規模,管理人員增加到38人,但直到2000年,公司還是沒有太大的發展。這主要是因為于明杰當時處于兩頭兼顧的狀態,一方面要在學校工作,另一方面還要管理公司,實際上兩頭都顧不上。于是,于明杰終于下定決心辭去學校的職務,開始一心一意辦企業。
于明杰后來透露,他當年在從政和經商的選擇上非常痛苦,但最后還是下決心走經商的道路。
“我當時想,既然我能白手起家,那么如若有一天公司要從頭開始,我還可以再白手起家,如果接受不了失敗,就不要去經商。富達裝飾成立后,我一直抱著這樣一種心態:企業好的時候不得意忘形,企業遇到困難時不絕望。”于明杰篤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