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6月7日晚間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分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后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降至3.25%;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降至6.31%。這是自2008年12月27日降息0.27個百分點以來,央行在近三年半內首次啟用降息工具。
本次降息,市場人士期待已久,但靴子搶在6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前“落地”,時點選擇頗為出人意料。央行在5月12日宣布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之后不足一個月,就宣布降息,顯示出央行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靈活性均趨于加大,由此帶來市場對貨幣政策進入降息通道的預期,引導市場資金面的進一步寬松,這將持續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
5月以來,我國資金市場持續保持寬松,隔夜SHIBOR維持在3%以下運行,5月14日之后,則繼續降至2%以下。本周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均在3%以下低位運行,流動性持續寬松。銀行理財產品作為有力的攬儲工具,其預期收益率從側面反映出銀行對存款的需求程度,因此市場資金面的寬松,會給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帶來“負面”影響。
2012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逐月小幅下行的趨勢,一季度人民幣產品的收益還維持在5%以上,但進入二季度,收益下行幅度加劇。截至6月7日,本月人民幣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4.5624%,較1月份的5.2396%已下降0.6772個百分點。且近期市場上收益超過6%的產品難覓蹤影,收益維持在5%以上的產品數量也大幅減少。
據普益財富最新數據統計,2012年6月1日-6月7日,人民幣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624%,較5月份的4.7747%、4月份的4.9591%分別下降0.2123和0.3967個百分點;發行量占比最大的1-3個月期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674%,較5月份的4.4195%、4月份的4.6486分別下降0.1521和0.3821個百分點;而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受市場資金面影響最大,6月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4.3161%,較5月份的4.5526%、4月份的4.7341%分別下降0.2365、0.418個百分點。
本次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時,還決定自8日起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而此前,我國一般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允許有浮動區間,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9倍。央行此舉,釋放出利率市場化的鮮明信號,意味著央行更傾向于用市場化的手段,平衡存款人、貸款人以及商業銀行等不同市場主體的利益,讓銀行有更多的靈活選擇和自由空間。
對銀行而言,此次調整后存款利率明降暗升,表面上自3.5%下調至3.25%,而浮動空間擴大至1.1倍后,實際可達3.575%,而貸款利率下浮,使得實際貸款基準利率降為5.679%。銀行息差由此前的3.06%顯著壓縮至2.104%,接近1個百分點。我國商業銀行一直以存貸款利差作為利潤主要來源,此次息差的大幅降低,會對銀行的經營造成顯著壓力,從而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在商業模式上的改革與轉型,將收入的重心逐步從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轉到中間業務上來。
銀行理財業務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顯示出銀行正在對自身業務結構積極做出調整。今年以來,各商業銀行都加大了對理財業務的投入力度:國有大行在理財業務廣泛開展的前提下,加大產品發行頻率,提升服務質量;股份制銀行更多關注產品創新,將理財業務向資產管理方向推進,如拓寬理財資金的投資領域、對投資者進行市場細分;城商行多處于理財業務發展的起步階段,但追趕勢頭明顯,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城商行、農商行都加大了理財產品的發行力度,積極爭奪市場份額。截至6月7日,今年已發行銀行理財產品10841款,較之2011年的8853款,增幅保持在22.46%。
央行此次降息,釋放出貨幣政策寬松的新信號。我國經濟增速自去年一季度以來逐季放緩,當前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穩增長的任務相對控通脹來說更為重要。在此前提下,未來寬松政策可能會繼續。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而言,我們預計產品發行數量與規模的增長可以持續,收益率將會進一步下行,但較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則會繼續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