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城人跡罕至。“鬼城”正是當地煤礦、地產、民間借貸相互糾纏一損俱損的前兆。 (張濤/圖)
誰勒住了民間資本的脖子
開發商沒錢還莊家,莊家沒錢還放款人,進而演變成一樁樁訴訟案。一只原本要扼住房地產的手,同時勒住了鄂爾多斯民間資本的脖子。
但是房地產很快出現了問題。
“在常住人口不到200萬人的地方,熱火朝天的蓋了5年房子,賣得很快、房價還很高。你覺得這正常嗎?”鄂爾多斯市億恒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康華說。他在2010年初結束了在烏海商業銀行二十余年的工作,回到老家東勝,看到遍地的施工工地,第一個想到的詞是“泡沫”。
撖小剛的另一個身份是鄂爾多斯工商聯合會常委,據他估算,截至2011年底,從東勝鐵西區到康巴什裝備制造基地辦公區里的新建商業樓宇,平均給每個鄂爾多斯市區注冊的企業分兩層,那些樓還能空一半。
即便如此,鄂爾多斯城市空中的塔吊從未曾停歇過。2011年,鄂爾多斯房地產計劃新開工面積1300萬平米,施工總量2300萬平米,完成投資450億元,是上一年的1.23倍。
但此時開工的房地產項目已經很難再從銀行、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貸款。
“我剛回東勝的時候就感覺到這里的房地產已經出現風險,后來再接觸房地產公司都很警惕。”康華說,“單純只做房地產的公司我們是不投的,除非它背靠的集團還有收入穩定的煤礦做支撐。”
內蒙古第一家小貸公司,位于鄂爾多斯東勝的融豐小貸公司對于房地產公司的態度則更為堅決。融豐公共事務部經理張翔說,“我們自從2010年以來就幾乎沒有給房地產貸過款。”
新開樓盤的資金比例變成了30%用自有資金,70%從民間借貸。而此時開發樓盤時拿地、拆遷、傭工等成本已比過去要高出很多。以一套東勝區的平房為例,過去的拆遷費是100萬,此時已經漲到了400萬。這意味著自有資金、民間借貸量都要提升。
雪上加霜的是,找錢很難的情況下,開發商收入銳減。全國性樓市調控開始后,銀行收緊個人房貸,本地買房者剛性需求又已趨飽和(平均每人已達2.7套房),再加上明顯走弱的樓市讓買房熱情驟減,2011年2月開始,鄂爾多斯很多樓盤銷售遇冷,有的樓盤售房率甚至為零。
現在,鄂爾多斯東勝稍微有些家產的人每天都會收到特惠房、看房有禮等促銷短信。曾經不需要售樓處的鄂爾多斯,現在聚集了全國的售樓人才,和房地產老板們談銷售抽成——過去只出現在北上廣的售樓場面,在鄂爾多斯登臺了。
2011年10月28日上午,京投銀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尹筱周從北京出發前往鄂爾多斯“救火”。
銀泰集團現正在東勝的鐵西區開發一個別墅項目,2009年下半年以相對其他地區便宜的價格拿地,因中間手續復雜,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開工。
“一下子就把時機錯過了,現在好了,要我們飛過去救火。”說完自家的不如意,尹的語氣轉而輕松,“不過大家都這樣。星河灣9月的時候集中了全國的銷售力量到鄂爾多斯賣房子。原本預計賣個1000多套的,結果只有200來套。”
資金力量薄弱的一些本地開發商,則遭遇了來自銀行和民間借貸的更大的雙重還款壓力。
“有些人是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撖小剛認識的一位鄂爾多斯本地房地產商在2010年后仍舊戀戰房地產,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其中,現在房子蓋到一半,只能咬著牙繼續去民間借貸,“只要房子賣不出去,他就沒錢還利息和本金,連辦公室都不敢去。”
至六七月份,鄂爾多斯開發商借貸信用幾乎全部透支,民間借貸徹底緊繃。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在5月之前還能僅憑一個電話就借到1個億,但自此之后就再難有米下炊。一位放了1個億的放貸人曾在7月受命理大師的點撥想要把錢收回來,但直到10月底,他只拿回了四成,還有6000萬不知何時能夠要回。
開發商沒錢還莊家,莊家沒錢還放款人,進而演變成一樁樁訴訟案。一只原本要扼住房地產的手,同時勒住了鄂爾多斯民間資本的脖子。
夢醒時分
鄂爾多斯的民間資本與溫州不同,能源支撐依然強勁,政府財政將繼續享有大量“黑金”稅收。
問題可能遠不止幾件非法集資案。
鄂爾多斯2008年之前建的樓房,基本都有房產證,但是2009年后建的樓房,“85%以上到現在都還沒有房產證,而且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有”。
購房者辦房產證的前提是開發商到房管局辦大產權證,樓盤清算時要交稅,對于房地產商來說這是一大筆錢。另外,鄂爾多斯每個買房子的人都必須交全契稅、維修基金才能入住,一般是開發商代收之后交給房管局,然后辦大房產證。
但是,鄂爾多斯通常大一點的樓盤能收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維修基金,這一大筆錢又不用交利息,挪用起來最經濟。“很多開發商都把這筆錢挪作他用,申報大房產證手續不全,自然批不下來。”鄂爾多斯富田國際大廈項目銷售總監韓紅塵說。
于是,購房者的房產證自然沒法辦下來。沒有房產證,就沒法進行二手房交易,資產就無法脫手。
另一個影響民間資本的大事也正在鄂爾多斯發生著。2011年4月,鄂爾多斯市政府繼2005年之后,提出第二次煤炭整合,計劃在2012年6月之前,將全市276座煤礦整合成40家大型煤炭企業,打造地方明星企業。
目前,鄂爾多斯大部分的房地產項目背后都有煤礦作支撐,才得以獲得現金流或者獲得小貸公司、民間資本的錢。
“一旦明年6月被整合的煤礦拿到最后一筆賣礦的錢,有些煤老板還完借的高利貸可能就不剩什么了,有的可能連高利貸都還不完。”韓紅塵說。
目前,本應在明年6月被整合之前停工的小煤礦仍在日夜不停地向外運著煤,希望能盡量多掙一些錢。許多老板都在擔心,失去了煤礦這個“黑金奶牛”,資金鏈條會繃得更緊甚至斷裂。
“周末的時候我們企業家俱樂部要組織會員開研討會、座談會,大家互相鼓勵,增加信心。”鄂爾多斯市企業家俱樂部副理事長劉海明說。
據高和投資報告透露,為穩定市場信心,目前鄂爾多斯市政府已采取一定措施,包括給主要企業領導人群發短信以安撫民心,未來也不排除會效仿溫州制定一系列相關優惠措施。
但鄂爾多斯的民間資本與溫州的情況不盡相同。輸送財富的煤炭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豐富的天然氣還未大規模開發,強大的政府財政也將在“十二五期間以民生為本”的政策基調下繼續向民間輸血。
“關于勢力強大的民間資本,堵不如疏。”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鄂爾多斯商會常務副會長田永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他所在的投資公司成立于6月,下設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致力于民間資本“陽光化”。
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服務中心共注資30億元,由內蒙古鄂爾多斯商會成員、市金融辦下屬的鄂爾多斯資本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作為這個半官方的民間資本“陽光化”平臺掌門人,田永平曾在人民銀行鄂爾多斯分行工作16年,內退后于2005年成立了兩家投資公司。
其中的民間借貸交易市場用于記錄每筆在其平臺上完成交易的民間借貸,使其正規化,也利于統計民間資本體量;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所引導民間資本參股企業,成為股東而不是單純的借貸者。此外,該服務中心還設有上市公司產業投融資平臺、信用再擔保公司、民間資本研究會等。
“如果這一次放的貸款能收回來,我就再也不像現在這樣放高利貸了。”韓紅塵似千帆過盡般的總結道,借款人必須有可靠的抵押物,借款過程必須正規。
“其實鄂爾多斯目前的亂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高和投資金融分析師李慧忠告訴南方周末,“鄂爾多斯此輪爆發的危機,并不是全面崩盤式的系統危機,而是鄂爾多斯市場重新規范、深度調整式的結構性危機。”
11月初,鄂爾多斯進入秋雨季節,冰雨寒冷。陰霾之中東勝多個醒目地點掛上了汪峰演唱會“春天里”的宣傳海報。字里行間屬于春天的溫暖,讓每個經過的人都下意識地駐足,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