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次溫州金融改革的重頭戲,民間資金可以依法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為村鎮銀行兩項措施,為溫州民間資本的銀行夢畫了一張大餅。溫州當地的民營企業、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從各地匆忙趕回溫州的溫商已經躍躍欲試,通過各種途徑打聽新的投資機會。不過本報記者了解到,在村鎮銀行是否必須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控股、利率能否市場化等民間資本最為期待的細則上,各政府部門之間仍然存在爭議,爭議的背后還是能不能通過此次改革給民間資本松綁,給其充分的發展空間,讓閑散的民間資本真正與實體經濟聯系起來。
試點小貸公司或已確定
4月13日,央視財經頻道在溫州舉行了探路溫州金融改革的高峰論壇,針對小貸公司轉為村鎮銀行的話題,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表示,可以先轉一兩家試試看,但時間和規模等一系列條件要合適。
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可以轉為村鎮銀行的兩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得到確認,它們分別是位于瑞安市的瑞安華峰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峰小貸)和位于市區的溫州鹿城捷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文件通知,是金融辦口頭上跟我們打了招呼,說我們不管是成立時間還是資產規模上,都符合相應的條件。”華峰小貸總經理陳林興告訴記者,該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成立3年多來,累計發放貸款100多億元,支持了1500多家小微企業和農戶,注冊資本金從起初的2億元已經增資達到8億元,資產總量也位居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前列。
在4月10日央行溫州調研過程中,華峰小貸董事長翁奕峰就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系統籌劃,逐步推進爭取第一個改制成為村鎮銀行。
翁奕峰說這話時,華峰小貸已經在進行籌劃了,籌劃內容中就包括將業務范圍下放。2月23日,這家公司在瑞安湖嶺鎮設立支農服務站。而小額貸款公司在欠發達鄉鎮建服務站,專門辦理涉農信貸,在浙江省內還是第一次。
而這正是銀監會在關于小貸公司轉為村鎮銀行的門檻中的重要條件:2009年銀監會發布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中規定,最近四個季度末涉農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均不低于60%。
找個后爸管著?不!
實際上,早在2008年,國家發放第一批小額貸款公司牌照時,很多實體企業為牌照爭得頭破血流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3年以后可以轉成村鎮銀行”的承諾。
“當時政府給小額貸款公司發牌照主要是為了使民間借貸合法化,但民間借貸實際上并不領情,在地下利率高,不用交稅,為什么非要擺在臺面上呢。政府這時候就給這些民間資本畫了一張大餅,許諾3年后可以轉為村鎮銀行,民間資本才拼命地想去爭這個牌照。”當時,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還曾斷言,“小額貸款公司未來3年取得盈利比較困難。”
如今,3年多過去了,當初這批被眾多業內人士認為“盈利困難”的小額貸款公司實際上利潤豐厚到超過預期。有數據顯示:全國小貸公司的總體年化資本利潤率為7.76%,其中,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小貸公司的利潤率則分別達到10.7%、15.68%、11.56%,但卻遲遲未能實現“3年以后可以轉成村鎮銀行”的夢想。究其原因,還是村鎮銀行準入門檻的苛刻規定,比如村鎮銀行的主要發起人為出資額最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就這一點已經讓很多原本已經具備轉為村鎮銀行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望而卻步。
“很多小額貸款公司早就具備轉為村鎮銀行的條件了,但他們都不愿意轉,就是因為如果轉為村鎮銀行,必須要銀行參股,這就相當于無緣無故地給自己找了一個后爸管著,誰都不愿意去做。”這是溫州眾多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異口同聲的理由。
最強吁求:利率市場化
5月4日,華峰小貸位于華峰專家樓的總經理辦公室,在談到溫州金融辦已經口頭上同意華峰轉為村鎮銀行時,陳林興難言興奮,“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來,關鍵是不能確定政府能給村鎮銀行多大的發展空間。這個是由股東們決定的,如果空間大,股東們覺得有利可圖,自然同意;如果空間小,股東們恐怕也不會同意。”
不過,這次金融改革還是給了很多小額貸款公司信心,記者接觸的不少小額貸款公司都認為,硬性規定的銀行控股問題將得到解決。“既然是改革,那肯定要跟原來不一樣,銀行控股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不過還應該更加明確:有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是哪些具體條件,比如成立時間,注冊資本,利潤率等。”樂清華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是一家去年剛成立的小貸公司。
作為最有可能轉制為村鎮銀行的小貸公司,華峰小貸顯然期待更多,陳林興希望在實施細則中能給予村鎮銀行更大的發展空間。
“首先一點,利率應該市場化,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以后,應該在存款利率上給予一定的上浮,如果是同樣的利率,大多人肯定還是選擇去大型國有銀行存款。如果村鎮銀行的利率高了,在吸收存款上才能有一點優勢,不然肯定難以可持續發展。在稅收上也應該給予相應的減免,在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剛開始發展的頭幾年,政府都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免稅或退稅政策,這一點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扶持政策。”陳林興總結道。
民間資本都想分一杯羹
相比于小額貸款公司的彷徨和期待,溫州不少實業企業普遍躍躍欲試,意圖在此次金融改革中分一杯羹。實際上,這正是此次溫州金融改革的目的,用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的話來說就是溫州金融改革的設計方案,是要讓不同層次的溫州投資者,有可以相對應的投資去處。“比如我們一般的工薪階層,以債券股份形式進入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獲得比銀行利息更高的回報。擁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資金的群體,就可以選擇進入各種產權交易市場。那些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大額資金,可以去參與投資小額貸款公司,也可以去參股村鎮銀行。”
溫州市市場營銷協會副會長徐良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特別強調一點,那就是溫州的民間資本可以直接進軍村鎮銀行,可以不需要經過小額貸款公司這個環節。“無論是投資村鎮銀行還是小額貸款公司,溫州所有的民間資本都要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說不能再當游資了。”徐良溪表示,這也是把民間資本和實體經濟聯系起來的紐帶。
實際上,溫州的民間資本已經開始行動了。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正謀劃成立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已經拿到牌照,正在進行股權的認定等事項。“主發起人是一個協會的副會長,其他會員單位都非常積極地認購,大家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前景都很看好。”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溫州商會會長陸續回到溫州,了解金融改革的實質內容。“前來咨詢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企業因為缺少資金陷入困境的,他們前來詢問這次金融改革是不是可以更方便地借到錢,另一類是手頭有錢的民營企業家,溫州的企業家都有一個銀行夢,他們希望錢能生錢。”周德文告訴記者。
小貸公司OR村鎮銀行
在溫州民間資本的銀行夢即將成為現實的大背景下,如此大規模擴張的村鎮銀行風險如何控制?“這些小額貸款公司或民間資本大多由實體企業控股,這方面既有其優勢又有弊端,優勢在于對行業了解,貸款風險可控,劣勢在于如果貸款給自己企業,容易造成壞賬。”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民間資本進入村鎮銀行,要嚴格審查條件,以防企業主利用銀行為自己的企業牟利。
顯然,溫州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以溫州中小企業代言人著稱的周德文告訴記者,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銀行都是要放貸,如果貸給自己企業和貸給其他企業一樣都是嚴格按照流程規范來操作的,也無可厚非,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村鎮銀行的投資主體和管理主體一定要分開。
不過,周德文并不建議小額貸款公司立即轉向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是一個合法存在的載體,必須存在的,不是所有小額貸款公司都要成為村鎮銀行。在目前村鎮銀行吸收存款不太好的情況下,小額貸款公司高利率反而是他們生存的根本,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各自的審批機構功能都不同,為什么非要轉化呢?”
不少小貸公司負責人同意周德文的觀點,同時也強調要擴大小貸公司的融資渠道,給小貸公司更多的發展空間。有分析認為,這也是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的細則遲遲沒能出臺的原因,“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在關于是否給民間資本松綁上還沒有達成共識。”
-聲音銀監會該解放思想
在4月13日的央視財經頻道高峰論壇上,溫州當地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負責人們坦言,雖然將會面對競爭壓力,但是改革帶來的機會要大于挑戰,眼下很多銀行都在做計劃,想利用這次機會尋求發展。
華夏銀行溫州分行行長林顯斌則表示,像(改革試驗)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地為支持小微企業支持實體經濟做一些產品方面、機制方面包括組織架構方面的一些改革,人們銀行逐步放開個人外匯直接境外投資,雖然可能是個起步,但是溫州在世界各地有很多華僑,也應該講有很多機會。
央行行長周小川4月9日在溫州調研時已經表示,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要點和重點在于“減少管制、支持創新、鼓勵民營、服務基層、支持實體經濟、配套協調、安全穩定”。
與此相矛盾的是銀監會的態度。據《中國經營報》報道,4月28日,一位在溫州調研的銀監會官員表示:“在溫州金改中,銀監會的作用就是保護存款人利益。要著力防范跨市場風險的傳染。銀行資金要用好,確保不會被濫用,盡量不投入和少投入高風險行業。”
周德文認為,“減少管制”的意思就是要放開干,但銀監會的態度不明,還是趨于保守,“銀監會也應該解放思想。”
華峰小貸公司總經理陳林興也對銀監會的保守頗有微詞,他舉例道,浙江省政府都已經發文放開對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比例了,但銀監會卻一直沒有動作,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里貸款還是很難。
去年11月6日,浙江省政府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這一新政明確表示“對堅持服務"三農"和小企業,合規經營、風險控制嚴格、利率水平合理的小貸公司,其融資比例可放寬到資本凈額的100%”。
今年2月,浙江省工商局出臺業內首個《浙江省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監管暫行辦法》,暫行辦法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從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和主要法人股東定向借款。
雖然向法人股東定向借款上可以規范化,但從從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卻仍然是一紙空文。“浙江省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比例從50%放開到100%,也就說我們有8億資金,按規定能從銀行融資8億,但銀行業未必能貸給你8個億。”陳林興表示,銀監會是想保持金融穩定,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小額貸款公司發揮的作用,“我們融資渠道多了,才有能給更多的小微企業服務。”
政府的保守和民間的期待之間的反差,究其原因還是政府擔心這次改革失敗。“我和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之間有個"小白鼠"之爭,我說這次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落戶溫州,是把溫州當成一只小白鼠,張震宇不同意,他說我們不想把溫州的金融改革搞死,雖然實驗中大部分小白鼠的結局都是一命嗚呼的。”周德文苦笑道,“這就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政府擔心改革失敗,所以邁的步子自然小一點,他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是覺得這次溫州金融改革中的很多措施,只要有一條是真正改革成功的,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