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正式掛牌,該平臺集聚了民間融資中介服務、備案管理及監測體系等功能。相關分析人士認為,該中心的正式運作有望推動民間借貸陽光化和規范化。
開元集團董事長、登記中心負責人李躍勝告訴記者,目前該中心以公司化形式運營,股東是鹿城區工商聯會長和副會長企業的22位相關負責人。中心的重要功能是搭建起登記平臺,通過規范借貸行為,讓雙方的資金安全多一份保險。李躍勝說,“希望通過政府、企業和百姓的共同努力,能走出一條民間金融監管的路子。”
目前,已有5家民間借貸融資對接業務中介機構免費入駐中心,包括翼龍貸、人人貸、宜信、速貸邦和攀遠民間借貸網。此外,華東公證處、浙江高策律師事務所、溫州華正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溫州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微博)有限公司、鹿城合作銀行等配套機構也設立了服務點。據了解,民間借貸雙方的信息在中心匯總后,入駐的機構就會為他們撮合“結對”,并提供第三方鑒證、資信評價以及法律、保險等配套服務,最終完成借貸行為,并在服務中心登記備案。
揭牌儀式結束后,胡蘇亮第一個拿到了借款登記單。他經營一個電子產品店,需要流動資金5萬元,于是以汽車作抵押,通過中介速貸邦,找到了愿意出借資金的朱先生。不一會,手續全部辦畢,借款1個月,利息1分6。胡蘇亮高興地說,“從申請到放貸只用1周就拿到錢了。”
記者在登記大廳看到,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他們對登記借貸的認知也有差異。退休老人鄭先生說,他和眾多親朋好友去年經歷借貸風波吃了大虧。所以今天來問問,如果把每月2000多元退休金積攢的錢拿到這里出借,登記以后能否“旱澇保收”?萬一出險怎么規避?“80后”徐小姐就沒那么多顧慮,她說,“以前靠熟人,借貸連個欠條都不寫。現在登記了,還有法律、保險一系列配套服務,關系由暗轉明,當然比地下操作可靠”。
據了解,在3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的12項主要任務,其中第一條就要求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制定規范民間融資的管理辦法,建立民間融資備案管理制度。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由此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