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盛行 無技術含量是硬傷
看了上面五花八門的作假伎倆,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品牌企業的配方即使不慎被偷出來,為何造假作坊就能輕松做出一模一樣的高仿品?原料和設備難道也能偷出來?工人難道無需任何專業技能?記者從一位油漆工人口中得知,涂料并不像其它產品有那么高的門檻,一套簡單的機械設備投資不了多少錢就能產生很高的利潤,而隨便一個工人都能操作,做出來稠度味道都差不多。而涂料產品本身也有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再加上涂料并非消費者直接消費而是靠油漆工,所以辨認產品質量比其它產品更加不容易。行業產品本身“無技術含量”“非消費者直接消費”的特點就成為造假滋生的溫床。
管理缺失+心浮氣躁 大品牌難辭其咎
除卻行業產品本身特點來說,行業造假之風盛行,大品牌也難辭其咎——所有的造假行為幾乎都跟大品牌脫不了干系。
品牌工廠配方外泄為造假提供便利是否有責任很難界定,但品牌專賣店制度管理缺失卻是鐵一樣的事實。據記者走訪多家知名品牌諸如立邦、多樂士的專賣店,發現專賣店都早已不“專賣”,里面花花綠綠什么品牌都有。不僅如此,很多勾結工程承包商和油漆工售假的人也本身就是專賣店員工甚至店主。市場對這方面缺乏監管是一方面,但大品牌本身并沒有建立大品牌該有的一套制度,放任自流,終究毀掉的是自己的品牌信譽。
涂料行業名牌認同度高 忽視品牌形象是自毀前程
據調查,消費者在購買涂料產品時,以品牌作為挑選要素的比例高達69.1%,名牌產品的市場認同度高得驚人。大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積累培養起來的,本該把這個當作企業的根本好好經營,可惜企業大都心浮氣躁,不重視產品研發,不從產品上增加與其它品牌的區分度來保持領先地位,反而要不就打概念牌,“零甲醛”“可食用安全漆”等虛假概念滿天飛,要不就弄些低端產品打價格戰,卻又不重視低端產品質量,導致低端產品頻出問題,前些時候被檢出耐洗刷性不合格的型號為16L/桶的多樂士牌潔易白乳膠漆就是低端產品。不注重品牌形象的長期經營,恐怕以后消費者對大品牌的信任度將被漸漸磨滅掉。
總而言之,雖說真正要規范市場需得靠國家出臺細致的規范和大力度的監管,但大品牌加強自己管理作用也不可忽視,這不僅是能促進市場規范,對品牌而言,也維護了自身品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