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環保督查,堪稱史上規模最大、懲治力度最大。8月7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率先進駐四川省開展督察工作,拉開了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的序幕。
據了解,8個督察組于8月7日至15日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工作,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
受此輪環保督察影響,大片建筑工地面臨停工,企業關停的巨大風險。停工的影響有多大,想必各位建筑同仁都很清楚。
建材行業面臨停產,工程行業影響重大
8月21日,環保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建成區內停止各類建設工程土石方作業、房屋拆遷施工、水泥攪拌及澆筑等工作,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方石作業。
同時,要求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峰生產。加大建材行業錯峰生產力度, 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窯(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玻璃棉(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巖 棉(不含電爐)、石膏板等建材行業,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實施停產。
水泥等行業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要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在 2017年9月底前報地市級人民政府備案。 各地應結合本地建材行業產業特征,提出更大范圍錯峰生產要求。
這意味著將會迎來長達6個月的停工期,工程項目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實施范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區、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鞏義市、蘭考縣、滑縣、長垣縣、鄭州航空港區)。
京津冀及周邊水泥企業停工半年
在京津冀周邊“2+26”城市所有水泥企業都將面臨水泥行業歷史上最長停產。將會使一大部分水泥廠一線員工面臨著歇業。以下為京津冀及周邊部分水泥企業名單,這些水泥企業都在停產的范圍之內。
從環保,安全,能耗,質量,科技等方面的專項督查還在繼續,各省市區域針對于水泥企業能耗的督查也將繼續進行。
云南省:有20家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其中18家粉磨站企業處于停產狀態,2家水泥熟料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
四川省:有36家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其中27家處于完全停產狀態,2家企業處于停產,無法聯系狀態;2家列入淘汰計劃并已關停;2家企業已注銷;2家企業監察時停產,一家企業尚未投產。
環保風暴不斷升級!建筑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01
9月15日,北京市住建委印發了《2017-2018年秋冬季建設系統施工現場揚塵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表示對此次執法采取高壓態勢。
部分相關處罰措施:發現施工現場揚塵治理不達標的施工現場,施工、監理企業將面臨全市停標的高限處罰,最長可達6個月,開發企業將暫停其在北京土地市場交易資格。
02
8月31日,天津市環保局印發了《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對10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逐一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
部分相關處罰措施:對環境問題突出、影響較大,環境質量差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由市領導直接約談,約談3次后如再出現類似問題,對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就地免職和相關處理。
03
繼北京、天津之后,“停工令”波及山東!
近日,山東濟南印發《濟南市2017-2018年秋冬季揚塵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規定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間,停止各類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所有處于土石方作業階段的建設工程和房屋拆遷施工采暖季都要停工。未按要求停工的,不僅面臨上限處罰,還可能要“連累”企業其他項目拿不到許可證。